首页> 中文学位 >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耐药基因检测及临床特征分析
【6h】

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耐药基因检测及临床特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内容与方法

3 收集感染患者临床特征

4 质量控制

5 统计方法

结果

1 标本分布

2 耐药性分析

3 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4 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讨论

1 菌种分布

2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情况

3 耐药基因的分析

4 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

5 治疗与防控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耐药基因的检测及临床特征分析,一方面了解其耐药机制,另一方面了解我院患者感染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的危险因素,从而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对感染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本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使用VITEK-2 compact、VITEK-MS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菌种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其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并分析本研究中菌株的相关临床特征。
  结果:65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除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多粘菌素B耐药率较低外,对其余药物耐药率均在50%以上;其对厄他培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0%、75%、8%;耐药率均为100%的药物有头孢西丁、头孢曲松、头孢他啶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基因型检测为阳性的基因共7种,其阳性率分别为IMP(18.5%)、KPC(25%)、TEM(33%)、CTX(100%)、SHV(25%)、OXA-1(1.5%)、OXA-2(10.8%);其中有关67%的菌株携带2种以上耐药基因,并有4株菌株携带四种耐药基因。通过对相关临床特征的分析,其中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和院内感染是CRE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与其产生多种耐药基因密不可分,其中常见的是碳青霉烯类相关基因和ESBLs相关基因,因此可能是导致本地区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高的重要原因。相关部门也应当做好感控措施,适当减少患者的住院周期,同时降低侵入性操作的频率,并且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