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鼻内镜下20例鼻咽纤维血管瘤微创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6h】

鼻内镜下20例鼻咽纤维血管瘤微创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临床资料

3 统计学分析方法

结果

1 病例资料信息

2 患者JNA术前分期

3 术中估计平均失血量

4 术后复发

5 典型病例介绍

讨论

小结

本研究局限性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鼻咽纤维血管瘤的临床诊疗进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20例鼻咽纤维血管瘤(JNA)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探讨经鼻内镜下JNA微创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7年3月收治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且术后最终病理结果诊断为JNA的20例患者,并且所有患者均为经鼻内镜下JNA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术前及术后复查影像学资料等。对出院患者随访9个月至4年,根据随访结果,观察JNA患者术后的恢复及复发情况。按照Radowski分期标准进行分期,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对住院天数和手术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本组病例20例,全部为男性,年龄跨度12~40岁,平均年龄约18.8岁。其中汉族6例,回族1例,维吾尔族11例,蒙古族1例,哈萨克族1例。患者均有持续性或间歇性鼻塞,伴有浓鼻涕,经口呼吸,均有持续或间断性鼻出血。检查可见患者鼻咽部、鼻腔顶后壁有红色或紫色新生物,质中,界限清楚。20例患者术中肿瘤均较韧,术后常规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均回报示含有纤维成分的血管组织,确诊为鼻咽纤维血管瘤。综合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术中探查肿瘤累及范围,对JNA患者按Radowski分期系统分期:Ia期7例,Ib期4例,IIa期1例,IIb期2例,IIc期1例,IIIa期5例。所有患者鼻内镜下JNA微创切除术,术中平均出血量为:Ⅰa期约142ml,Ⅰb期约225ml,Ⅱa期约100ml,Ⅱb期约600ml,Ⅱc期约300ml,Ⅲa期约1100ml。术后随访9个月到4年,有2例复发,总复发率为10%。其中Ⅰ期有1例复发(复发率9.1%),Ⅱ期有0例复发(复发率为0.0%),Ⅲ期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20%),与Ⅰ期、Ⅱ期相比,Ⅲ期JNA复发率较高。行DSA病例中,13例病例全部为颈外动脉分支供血,其中61.5%为单侧颌内动脉供血,30.8%为双侧颌内动脉供血,7.7%为双侧双侧颌内动脉合并交通支供血,说明JNA瘤体供血主要以单侧颌内动脉为主,双侧颌内动脉合并交通支供血少见。不同肿瘤分期对术后住院天数影响显示:与I期相比,Ⅲ期病例术后住院天数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其他分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JNA好发于男性青少年,各民族均有发病,发病率是否存在民族分布特点有待进一步研究。JNA瘤体供血主要以单侧颌内动脉为主,双侧颌内动脉合并交通支供血少见。对比术前栓塞组与非栓塞组对于术中估计平均出血量的影响显示:栓塞组较非栓赛组有所减少。鼻内镜手术方式较传统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病例少,尤其是等离子刀头的应用使得肿瘤切除干净,术后复发率低,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缩短,对于Ⅲ期病例也可完整切除,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