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鼻内镜下切除鼻咽纤维血管瘤疗效及预后临床分析
【6h】

鼻内镜下切除鼻咽纤维血管瘤疗效及预后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方法

结果

1.病例信息

2.术前分期

3.术前处理

4.术中失血量

5.术后复发

讨论

结论

典型病例报告

1.现病史

2.查体

3.辅助检查

4.诊断及治疗

5.术后处理

6.随访及预后

综述: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治疗策略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咽纤维血管瘤的疗效及预后情况,并研究导致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
  方法:对2009年3月~2014年2月收治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术后病理确诊为鼻咽纤维血管瘤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的病历资料、影像学资料、手术情况及病理诊断。所有病例术后至少随访12个月以上、随访资料完整。采用Radowski分期系统分期,并对其术后复发情况采用Fisher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4例患者中男性22位,女性2位,年龄9~68岁之间,平均年龄24岁。症状表现为:鼻塞(伴打鼾)9例,鼻出血3例,以上症状均有者8例,2例伴听力下降,1例伴有视力下降,1例有面部闷胀感。所有患者术前均通过鼻内镜及影像学检查(CT/MRI),采用Radowski临床分期标准进行分级:Ⅰa期6例,Ⅰb期3例,Ⅱa期4例,Ⅱb期3例,Ⅱc期3例,Ⅲa期5例。15例术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供血动脉栓塞术,其中12例为单侧颌内动脉供血,2例为双侧颌内动脉供血,1例为单侧颌内动脉并其他交通支供血。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术中平均失血量Ⅰa期(6例)约467ml,Ⅰb期(3例)约517ml,Ⅱa期(4例)约625ml,Ⅱb期(3例)约900ml,Ⅱc期(3例)约1200ml,Ⅲa期(5例)约1780ml。术后随访时间为12个月~6年,平均42月,共有8例复发,总复发率为33.3%,均再次手术治疗,其中Ⅰa期、Ⅱa期、Ⅱb期及Ⅱc期患者各1例,Ⅲa期4例。Ⅰ(Ⅰa~Ⅰb)期复发率为11.1%,Ⅱ(Ⅱa~Ⅱc)期复发率为30%,Ⅲ(Ⅲa)期的复发率为80%。采用四格表资料的Fisher确切概率法统计分析,结果提示不同临床分期间肿瘤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Ⅰ期和Ⅲ期患者肿瘤复发率有着显著性差异。
  结论:
  1.鼻咽纤维血管瘤好发于青少年男性,以10~24岁多见,症状以鼻塞和鼻出血常见。易侵犯周围组织结构甚至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
  2.术前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鼻内镜检查及鼻窦 CT/MRI扫描有助于了解肿瘤累及范围、进行临床分期指导手术治疗。
  3.肿瘤切除过程中极易出血影响手术操作,术中出血量与肿瘤分级呈正相关,因此宜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
  4.根据本研究所纳入的病例资料分析,不同分期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有着显著统计学差异,随着临床分期加重,肿瘤的复发率亦随之增加,说明病变范围越大、彻底切除难度越大,肿瘤复发率越高。术中尽可能完全切除病变组织是减少肿瘤复发的关键因素。
  5.对经手术治疗的鼻咽纤维血管患者术后患者需定期随诊、复查,一旦出现复发迹象,应及时干预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