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疆不同民族人群职业紧张、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6h】

新疆不同民族人群职业紧张、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目的:1)探讨新疆汉族、维吾尔族职业紧张与冠心病的关系;2)获得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冠心病病例对照的外周循环中的9p21区域基因rs10757278、血管紧张素原(AGT)rs699、醛固酮合成酶基因(CYP11B2-344/T)rs179998的基因多态性资料,比较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3)研究人群外周循环中的9p21区域基因、AGT、CYP11B2-344/T的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4)研究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人群外周循环中的9p21区域基因、AGT、CYP11B2-344/T的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基因、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在冠心病的发生中的机制。 方法:1)选择不同职业人群2380例,采用付出-回报失衡量表(ERI)进行职业紧张评估。针对这些人群的职业紧张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了解不同职业人群的冠心病的患病现况;2)开展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人群冠心病患者与对照人群职业紧张调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患冠心病的研究对象作为病例组,将体检中心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其中病例组310例,对照组536例。分析新疆地区不同民族职业紧张与冠心病的关系;3)确定冠心病与染色体9p21区域相关基因、AGT、CYP11B2-344/T,应用KASP分型技术测定基因型。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进行一般流行病学资料资料、等位基因、基因型与冠心病的关联性分析以及SNPs和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联分析;探讨检测的新疆地区不同民族基因多态性位点与冠心病的关系;4)运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MDR)构建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最佳模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基因-基因、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危险性分析;分析本研究人群中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在冠心病的发生中的价值,探讨冠心病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结果:1)不同职业类型人群的职业紧张水平比较,煤矿工人、铁路工人、国家公务员高职业紧张水平的比例较高,高于低职业紧张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煤矿工人、铁路工人、国家公务员职业紧张水平较高;2)不同职业特征职业紧张水平比较,高职业紧张与低职业紧张组比较,在工龄及班制方面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不同个体特征职业紧张水平比较,高职业紧张与低职业紧张组比较,在年龄、婚姻状态及收入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2380人中,一共检出冠心病52例,患病率为2.18%。其中教师冠心病患病率为2.79%,军人为0.52%,煤矿工人为2.83%,铁路工人为0.92%,公务员为5.1%。卡方检验结果,不同职业人群比较冠心病的患病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5)汉族、维吾尔族人群病例组和对照组生活习惯情况的比较,在汉族人群,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吸烟、饮食口味、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及体育锻炼均存在差异(P<0.05)。在维吾尔族人群,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吸烟、饮食口味、睡眠质量及体育锻炼均存在差异(P<0.05);6)汉族、维吾尔族人群病例组和对照组临床指标对比分析,在汉族人群中,病例组的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血尿酸、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高于对照组;在维吾尔族人群,病例组的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肌酐、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高于对照组(P<0.001)。在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尿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病例组和对照组两组之间的职业紧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民族之间不存在差异;8)将汉族和维吾尔族不同紧张水平下的Gensini评分高分组和低中分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紧张水平下的Gensini评分分组不存在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不同民族间职业紧张水平与冠脉血管病变支数比较,汉族患者中,高职业紧张组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分别占49.20%、36.40%及14.40%,维吾尔族患者中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分别占54.40%、22.80%及22.80%,不同职业紧张水平与冠脉血管病变支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汉族和维吾尔族人群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汉族人群,年龄(相对于40岁以下人群,50岁以上患冠心病风险增加,OR=9.174,95%CI,4.547-18.507,P<0.001)、吸烟(OR=22.560,95%CI,11.231-45.317,P<0.001)、睡眠时间(OR=7.99,95%CI,2.623-22.596,P<0.001)、高血压病史(OR=5.755,95%CI,1.836-18.037,P=0.003)、糖尿病病史(OR=51.533,95%CI,11.974-221.787,P<0.001)、冠心病家族史(OR=3.746,95%CI,1.984-7.072,P<0.001)低密度脂蛋白(OR=3.320,95%CI,1.705-6.467,P<0.001)为汉族人群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维吾尔族人群,结果显示吸烟(OR=4.551,95%CI,1.227-16.878,P=0.023)、饮酒(OR=4.617,95%CI,1.067-19.982,P=0.040)、高血压病史(OR=48.395,95%CI,2.539-922.345,P=0.010)、糖尿病病史(OR=33.291,95%CI,4.785-231.596,P<0.001)、低密度脂蛋白(OR=11.837,95%CI,1.904-73.594,P=0.008)为维吾尔族人群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1)rs10757278、rs699、rs179998位点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不同职业紧张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在rs10757278位点,在汉族及维吾尔族人群中rs10757278与冠心病显著关联。汉族病例组多态位点GG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维吾尔族组病例组多态位点GG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进一步的优势比估计,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P>0.05)。G等位基因汉族病例组高于汉族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于G等位基因,A等位基因可使冠心病发生风险下降(OR=0.676,P=0.002,95%CI:0.527~0.867);13)在rs699位点,维吾尔族人群中rs699与冠心病显著关联;维吾尔族组病例组多态位点GG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且携带GG型个体与携带GA+AA型个体相比,患冠心病风险增加(OR=2.103,P=0.002,95%CI:1.306~3.385);维吾尔族病例组和汉族病例组比较,汉族病例组多态位点GG高于维吾尔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携带GG型个体与携带GA+AA型个体相比,患冠心病风险下降(OR=0.469,P=0.002,95%CI:0.291~0.758);维吾尔族病例组G等位基因高于维吾尔族对照组,相对于G等位基因,A等位基因可使冠心病发生风险下降(OR=0.635,P=0.012,95%CI:0.452~0.909)。维吾尔族病例组和汉族病例组比较,维吾尔族G等位基因高于汉族组,相对于G等位基因,A等位基因可使冠心病发生风险上升(OR=2.122,P=0.000,95%CI:1.449~3.018)。 结论:1)本研究以2380名新疆不同职业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不同职业类型中,煤矿工人、铁路工人、国家公务员高紧张水平组的比例较高。冠心病的患病率为2.2%。其中教师冠心病患病率为2.79%,军人为0.52%,煤矿工人为2.83%,铁路工人为0.92%,公务员为5.1%。不同职业人群比较冠心病的患病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汉族和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职业紧张水平不存在差异。职业紧张水平与冠心病不存在直接的相关关系;3)年龄、吸烟、睡眠时间、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低密度脂蛋白为汉族人群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吸烟、饮酒、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低密度脂蛋白为维吾尔族人群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4)9p21区域-rs10757278、AGT-rs699及CYB11B2-rs179998基因突变与冠心病显著关联,并存在民族差异性。rs10757278位点汉族及维吾尔族病例组GG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699位点汉族及维吾尔族组病例组GG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GG基因型携带者使汉族人群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而在维吾尔族人群,GG基因型则为保护因素;5)在基因-基因交互作用中,汉族人群中,rs10757278-rs699两个基因位点之间存在交互,9p21区域rs10757278、AGT-rs699及CYB11B2-rs179998三个基因位点存在交互作用。维吾尔族人群中这三个基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汉族与维吾尔族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存在民族差异;6)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中,汉族人群,尿酸为主效益,尿酸、BMI与三个基因位点组成的交互模型无统计学意义,不存在交互作用。维吾尔族人群,BMI为主效益,BMI-腰围、rs10757278-AGT-rs699-CYB11B2-rs179998-BMI以rs10757278-AGT-rs699-CYB11B2-rs179998-年龄-BMI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五者交互可使维吾尔族人群冠心病的发生的危险降低。汉族和维吾尔族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模型不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