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向日葵黑茎病发生分布、分子检测及控制措施研究
【6h】

向日葵黑茎病发生分布、分子检测及控制措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向日葵黑茎病国内外研究情况

1.3 向日葵黑茎病病原特征

1.4 向日葵黑茎病侵染循环及危害

1.5 向日葵黑茎病的综合防治

1.6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真菌鉴定中的应用

1.7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1.8 本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向日葵黑茎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向日葵黑茎病菌主要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向日葵黑茎病在新疆的发生分布调查与适生区预测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向日葵茎点霉黑茎病的分子检测技术初步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第6章 品种抗病性比较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小结与讨论

第7章 不同杀菌剂对向日葵茎点霉黑茎病的防治效果

7.1 材料与方法

7.2 结果分析

7.3 小结与讨论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向日葵黑茎病是近年来在我国新疆伊犁河谷发生的一种国内新病害,2010年被农业部确定为检疫性病害。该病自发生以来呈不断蔓延之势,对新疆向日葵产业构成严重的威胁。针对该病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成为一个紧迫的任务。本研究针对该病,从病原菌(Phoma macdonaldii)的生物学特征、致病特性、和分子标记技术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并初步建立病害分子检测技术,筛选出较抗病品种和高效,安全防病用药。
  通过真菌rDNA-ITS区段PCR扩增、测序及比对进行对病原菌种的鉴定。
  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研究表明:该病病原菌为非专性寄生菌,对营养、温度、酸碱适应范围广,环境适应性强,喜偏酸环境;在自然条件下,自苗期开始整个生育期均可侵染,可侵染向日葵地上各部;人工接种条件下,高湿及有伤接种有利于侵染和发病。
  通过特异性引物设计与筛选建立了针对病原菌的分子标记技术;通过特异性引物分子标记技术的灵敏性检测和实测验证初步建立了针对田间病株的分子检测技术。
  通过病害分布调查,基本明确了该病在新疆的分布,结果显示伊犁地区和昌吉州部分县市为该病的主要分布区;利用GARP遗传算法模型,结合新疆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采用GIS软件,分析了向日葵茎点霉在新疆的潜在适生情况;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对该病在新疆向日葵主产区发生的危险程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新疆北疆适生性地区较广,主要分布在天山北坡一带,纬度43~50度之间区域。
  品种抗性比较结果显示,28个向日葵品种或品系间对黑茎病虽有一定的抗性差异,但普遍比较感病;通过室内和田间的抗性比较,初步筛选出的较抗病品种5个,依次为TO12244、S606、新葵杂7号、Q1026及LD1003。
  在室内毒力实验结果表明抑霉净(30%WP)、氟硅唑(10%EW)、戊唑醇(25%SC)及腈菌唑(12.5%EC)对该病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田间试验证实氟硅唑(10%EW)、抑霉净(30%WP)对该病的防效最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