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滴水处理对中黄35根系生长及花荚形成的影响
【6h】

不同滴水处理对中黄35根系生长及花荚形成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2章 不同滴水处理对大豆根系生长及分布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不同滴水处理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不同滴水处理对中黄35花荚形成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简历

展开▼

摘要

为揭示不同滴水处理对大豆根系生长及花荚形成的影响规律,以超高产大豆品种中黄35为供试材料,采用管栽试验方法研究了9次(W1)、11次(W2)、13次(W3)、15次(W4)4种滴水处理(总滴水量依次分别为21.0kg·管-1、25.5kg·管-1、30.6kg·管-1、35.4kg·管-1)对0-100cm各根系土层的含水量、根系生长、干物质积累、花荚形成和耗水特征的影响。获得主要结论如下:
  (1).增加滴水次数和总滴水量仅增加0-40cm土层含水量,花前滴水明显抑制开花前40-60cm和60-80cm土层根系生长,但对花、荚期20-40cm土层根系生长的相对促进作用最大,增加结荚至成熟期间根系总干重,显著的增加了浅层根体积,却减少了60-100cm土层的根体积;苗期较低的土壤水分有利于提高开花期的根系活性,开花结荚期较高土壤水分,大幅度提高结荚至成熟期0-20cm土层根系活力。
  (2).增加滴水量和滴水次数显著增加叶面积,主要增加了大豆中部(第6-10节)的叶面积,延缓了生育后期叶片的衰老,促进中上部节干物质积累和荚粒的生长;减少成熟时干物重向叶片、荚皮分配比率,增加向籽粒中的分配比率。
  (3).增加滴水量和滴水次数主要通过增加植株中、上部节的花数、荚数和粒数,依次增加单株花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最终增加产量;增加滴水次数和总滴水量促进根系生长和中上部节的叶片生长及成花数、成荚数和成粒数是增加产量的主要原因。
  (4).随着滴水次数和总滴水量的增加,土壤贮水消耗量减少,总耗水量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呈现增加的趋势,灌溉水利用效率呈现降低的趋势;在开花前保持较低的土壤含水量,花、荚期保持较高的土壤含水量,有利于大豆根系生长和花、荚、粒的形成,提高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