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哈密大枣残次果中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研究
【6h】

哈密大枣残次果中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红枣的概述

1.1.1 红枣产地分布情况简介

1.1.2 红枣的营养成分

1.1.3 红枣深加工研究概况

1.2 膳食纤维概述

1.2.1 膳食纤维的定义及分类

1.2.2 膳食纤维含量的分析测定

1.2.3 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

1.2.4 红枣中膳食纤维的研究概况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2章 哈密大枣残次果中膳食纤维提取方法的筛选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原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酶重量法提取哈密大枣残次果中的膳食纤维含量

2.2.2 化学法提取哈密大枣中IDF和SDF

2.2.3 酶解法提取哈密大枣残次枣果中的IDF和SDF

2.2.4 酶化学结合法提取哈密大枣残次果中的IDF和SDF

2.2.5 膳食纤维水合性质的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哈密大枣残次果中膳食纤维含量测定结果

2.3.2 三种方法提取残次枣杲中膳食纤维得率的比较

2.3.3 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膳食纤维的水合性质的比较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酶解法提取哈密大枣残次果中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

3.1 试验材料

3.1.1 试验原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酶解法的工艺流程及得率的计算

3.2.2 操作要点

3.2.3 响应面优化酶解法提取IDF的工艺研究

3.2.4 响应面优化酶解法提取SDF的工艺研究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响应面优化酶解法提取IDF的工艺研究

3.3.2 响应面优化酶解法提取SDF的工艺研究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酶化学结合法提取哈密大枣残次果中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

4.1 试验材料

4.1.1 试验原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酶化学结合法的工艺流程及膳食纤维得率的计算

4.2.2 操作要点

4.2.3 响应面优化酶化学结合法提取IDF的工艺研究

4.2.4 响应面优化酶解法提取SDF的工艺研究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响应面优化酶化学结合法提取IDF的工艺研究

4.3.2 响应面优化酶化学结合法提取SDF的工艺研究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膳食纤维脱色工艺研究及性质分析

5.1 材料与仪器

5.1.1 试验原料

5.1.2 主要试剂

5.1.3 主要仪器

5.2 试验方法

5.2.1 膳食纤维脱色工艺流程

5.2.2 DF脱色的工艺研究

5.2.3 SDF脱色的工艺研究

5.2.4 膳食纤维性质的测定与比较

5.2.5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IDF脱色的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5.3.2 SDF脱色的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5.3.3 膳食纤维的性质比较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红枣产业作为新疆林果类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增长迅速,但残次枣的综合利用成为发展的障碍,论文从红枣的综合利用角度出发,研究从哈密大枣残次果中提取膳食纤维的工艺,为残次枣及枣渣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依托。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哈密大枣残次果中膳食纤维含量的测定,膳食纤维提取方法的筛选;采用酶解法、酶化学结合法提取哈密大枣残次果中膳食纤维(IDF、SDF)工艺的研究,以及膳食纤维部分性质的测定和比较,膳食纤维脱色工艺的研究。试验结果如下:
  (1)哈密大枣残次果中TDF含量可达15.01%±0.09,IDF含量可达12.51±0.12,SDF含量为2.31%±0.08。从膳食纤维得率、水合性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酶解法和酶化学结合法作为后续残次果中膳食纤维提取工艺并进一步优化,以获得从哈密大枣残次果中提取DF的最优工艺。
  (2)酶解法提取哈密大枣残次果中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IDF,α-淀粉酶添加量为0.5%,中性蛋白酶添加量为0.6%,液料比为27∶1,在此提取条件下,IDF得率为13.04%(n=3);SDF,α-淀粉酶添加量为0.4%,中性蛋白酶添加量为0.5%,液料比为25∶1(mL/g),在上述条件下,SDF得率为3.05%(n=3)。
  (3)酶化学结合法提取哈密大枣残次果中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IDF,α-淀粉酶添加量为0.6%,碱解pH为8.5,碱解时间为60min,液料比为20∶1,在上述条件下实测IDF得率为16.1%(n=3);SDF,α-淀粉酶添加量为0.6%,碱解pH为10,碱解时间为55min,液料比为15∶1,在上述条件下实测SDF得率为8.51%(n=3)。
  (4) IDF脱色的最佳参数为,H2O2质量分数为9%,脱色pH为10,脱色时间为1.5h,脱色温度为55℃,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n=3),所得脱色后IDF白度值(L)的数值为75.02±0.64。SDF脱色的最佳工艺参数为,H2O2质量分数为3%,脱色pH为11,脱色时间为1.5h,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n=3),所得脱色后SDF白度值(L)的数值为77.33±0.72。
  综合两种方法所得DF的性质和得率情况,可知哈密大枣残次果中的IDF用酶解法提取,SDF用酶化学结合法提取较为合适。对优化后的酶化学结合法制得的DF进行脱色处理,由性质比较结果可知,脱色处理改善了IDF的性质,但脱色使得处理后的SDF生理活性有所降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