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近52年北疆热量资源时空变化及其对熟制的影响
【6h】

近52年北疆热量资源时空变化及其对熟制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及研究目标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热量资源研究方法

2.3 熟制及主要复种模式的研究方法

第3章 近52年北疆主要热量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3.1 年平均气温变化

3.2 无霜冻期变化

3.3 ≥0℃初日、终日、持续日数及积温的变化

3.4 ≥10℃初日、终日、持续日数及积温的变化

3.5 冬小麦收获后剩余可利用≥10℃积温的时空变化

3.6 各热量资源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第4章 热量资源变化对北疆熟制的影响

4.1 年平均气温变化对北疆熟制的影响

4.2 无霜冻期变化对北疆熟制的影响

4.3 ≥10℃积温变化对北疆熟制的影响

4.4 主要热量资源变化对北疆熟制的综合影响

第5章 热量资源变化对主要复种模式的影响

5.1 热量资源变化对冬小麦复种玉米的影响

5.2 热量资源变化对冬小麦复种大豆的影响

5.3 热量资源突变后主要复种模式区划可行性分析

第6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文利用1961~2012年北疆48个代表站的气象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检验、滑动t-检验、相关性检验和IDW插值等方法,分析≥0℃及≥10℃的初日、终日、持续日数、积温以及年平均气温、无霜冻期和冬小麦收获后剩余可利用≥10℃积温等热量资源的时空变化,并结合以上热量指标揭示其对该区熟制和冬小麦收获后主要复种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北疆近52a热量资源总体以高于我国平均增温趋势呈快速增加变化,上世纪80年代后较之前增加更为明显。年平均气温、无霜冻期、≥0℃积温和≥10℃积温的倾向率分别为0.36℃·(10a)-1、4.72 d·(10a)-1、83.73℃·d·(10a)-1和80.66℃·d(10a)-1,≥0℃初、终日和持续日数的倾向率分别为0.85 d·(10a)-1、-2.04d·(10a)-1、2.57d·(10a)-1;≥10℃初、终日及持续日数的倾向率分别为0.85 d·(10a)-1、-1.74 d·(10a)-1、2.65d·(10a)-1。各县市热量资源以增加为主,仅伊吾县、温泉县、乌鲁木齐市和奇台县热量资源呈负增长或零增长的变化趋势。
  (2)受热量资源增加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北疆可多熟种植区域由位于中部的平原地区明显向西北和西部平原区延伸扩展,已有27.1%的县市的热量资源达到二年三熟,16.7%的县市达到一年二熟,吐鲁番市及周边部分地区热量资源最为丰富已达到一年三熟,一年一熟的地区向高纬度地区减少。
  (3)2000~2012年,早熟冬小麦收获后可复种特早熟玉米和夏大豆的地区北移至46.1°N~47.0°N的塔城-克拉玛依邛可勒泰-阜康沿线以南,约北移了110.6km~165.9km。位于北疆沿天山一带的农业种植区,热量资源已基本满足中熟冬小麦收获后复种特早熟玉米或夏大豆,部分地区复播早熟夏大豆气候保证率也高于80.0%。
  随着温室气体的持续排放,全球气温将进一步升高。整体而言,北疆熟制也将会进一步向多熟转变,而该区发展多熟种植需要更好的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以缓解各种作物争水的矛盾,并缩短农耗期和选用早熟高产的复播作物品种,以期实现多种多收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著录项

  • 作者

    田彦君;

  • 作者单位

    新疆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新疆农业大学;
  • 学科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徐文修;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12.110.47;
  • 关键词

    冬小麦; 复种模式; 热量指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