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整合素连接激酶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间质中的表达及意义
【6h】

整合素连接激酶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间质中的表达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摘要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整合素连接激酶及其与肾脏疾病

综述二 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简介

致谢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越来越多的体内、体外实验证据表明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EMT)是肾间质纤维化(RIF)发生并进而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途径之一。已有研究发现,整合素连接激酶(ILK)是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介导的EMT过程中的关键介导物。本文旨在探讨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间质中ILK的表达及其在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方法:选择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8例,根据Banff分级,1级:45例,2级:38例,3级:5例,同时选取20例肾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的癌旁正常肾组织作对比观察,因其肾间质无明显损害,故认为间质损害0级2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nVision法检测肾间质中的ILK和TGF-β 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各组之间ILK和TGF-β 1、α-SMA表达的情况及与肾间质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1)ILK的表达:ILK在无间质病变的’肾组织中几乎无阳性表达,随着肾间质病变程度加重,其阳性表达面积显著增加,主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也存在于某些间质中。在变性、坏死、萎缩的上皮细胞中可见大量ILK表达,在炎症浸润、纤维化的间质,表达明显增强,各组之间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与肾间质病变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50,P<0.001)。 (2)TGF-β 1的表达:在正常肾间质中,TGF-β1仅有极微量的表达,随着肾问质病变程度的加重表达逐渐增加,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在炎性细胞大量浸润区和纤维化肾间质也有表达。各组之间TGF-β1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01),和肾间质病变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55,P<0.001)。 (3)α-SMA的表达:在无间质病变的肾组织中,仅表达于血管平滑肌肌层,在肾间质偶有表达,随肾间质病变加重表达增强,在中、重度损伤组中α-SMA广泛分布于肾间质区域,一些管腔破坏和萎缩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也可见表达,各组之间α-SMA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01),和肾间质病变程度之间有正相关关系(r=0.611,P<0.001)。 (4)ILK、TGF-β1、α-SMA之间的关系:随着肾小管间质病理损伤程度的加重,ILK和TGF-β1、α-SMA在小管间质中的表达均增加,表达趋势相似,ILK与TGF-β1、α-SMA的表达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r=0.898,0.473,P<0.001);TGF-β 1和α-SMA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r=0.572,P<0.001)。 结论:1.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ILK可能在RIF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EMT可能是其致肾间质纤维化的一个重要方式。 2.TGF-β 1可能在RIF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EMT可能是TGF-β 1致肾间质纤维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3。正常肾组织中几乎无肌成纤维细胞,而RIF与肌成纤维细胞数量显著相关。 4.在各种病变程度的肾小管间质中,ILK和TGF-β 1的表达有正相关关系,表达趋势相似,并且表达部位十分相似,推测在人肾组织中ILK可能在TGF-β 1介导的EMT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