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D—二聚体与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临床研究
【6h】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D—二聚体与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表

声明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标本收集及保存

3.实验材料

4.检测方法

5.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治疗进展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HIE)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D-二聚体(D-D)的变化规律,观察HIE患儿血管内皮损伤情况,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北京Sunbio公司生产试剂盒,用ELISA法,检测60例HIE患儿(轻、中、重度各20例)血浆中vWF、D-D值,并与20例正常新生儿脐血进行比较。 结果:按临床分度标准将HIE患儿分为轻、中、重三组。轻度组vWF及D-D平均值分别为:(50.78±6.06)%,(0.0591±0.0078)mg/L,与正常对照组平均值(33.57±6.15)%,(0.0378±0.0070)mg/L比较,vW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度组vWF及D-D平均值分别为:(94.58±5.67)%,(0.1857±0.1183)mg/L,与正常对照组平均值比较均增高显著;重度组vWf及D-D平均值分别为:(228.35±38.27)%,(0.9264±0.0633)m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增高显著;轻、中、重度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两两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vWF与D-D间具有直线相关性。 结论:轻度HIE患儿血管内皮有损伤,但凝血功能尚正常;中、重度HIE患儿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功能异常,反映血液高凝状态,其异常程度与病情轻重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