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6h】

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关于绿洲的研究

1.2.2产业生态化的研究

1.2.3研究述评

1.3研究目的、思路、方法与内容

1.3.1研究目的

1.3.2研究思路

1.3.3研究内容

1.3.4研究方法

1.4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产业生态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2.1生态学理论

2.1.1种群的自然调节

2.1.2物种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

2.1.3物质的循环再生

2.1.4生物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2.2系统科学理论

2.2.1系统要素及关联

2.2.2系统结构与功能

2.2.3系统环境

2.2.4系统运行与演进

2.3资源经济理论

2.3.1资源的稀缺性

2.3.2资源分布的非均衡性

2.3.3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配置效率

2.3.4资源的节约与循环利用

2.4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4.1制度

2.4.2交易费用理论

2.4.3产权理论

2.4.4企业理论

2.4.5制度变迁理论

第三章产业生态化的逻辑框架

3.1产业生态化概念

3.1.1生态学范式

3.1.2产业生态

3.1.3产业生态化

3.2产业生态化:基于资源分工理论的分析

3.2.1劳动分工演进的简要分析

3.2.2产业生态化的实质:资源分工的演进

3.2.3产业生态化相关概念的资源分工解释

3.3“技术-制度-资源分工”:产业生态化的逻辑

3.3.1资源分工的新制度经济解释

3.3.2“技术-制度-资源分工”:产业生态化的分析框架

3.4产业生念化的资源分工

3.4.1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分工

3.4.2产业系统的资源分工

3.4.3产业生态化的资源分工

3.5产业生态化的技术

3.5.1产业技术

3.5.2产业技术生态化

3.5.3产业生念化技术

3.6产业生态化的制度

3.6.1产业生态化的基本保障

3.6.2产业生态化制度

第四章新疆绿洲生态系统

4.1新疆绿洲分布

4.1.1绿洲及其分布

4.1.2新疆绿洲的分布及特点

4.2新疆绿洲生态系统

4.2.1绿洲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

4.2.2新疆绿洲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

4.2.3新疆绿洲生态系统特点

4.3新疆绿洲生态环境危机

4.3.1土地退化现象严重

4.3.2水资源短缺、利用条件差

4.3.3草地退化严重

4.3.4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4.4新疆绿洲生态环境的生态足迹分析

4.4.1生态足迹理论根据

4.4.2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4.4.3新疆2006年生态足迹的计算

第五章新疆绿洲产业及生态化

5.1新疆绿洲经济及特点

5.1.1新疆绿洲的开发

5.1.2新疆绿洲经济

5.1.3新疆绿洲经济特点

5.2新疆绿洲产业及问题

5.2.1新疆绿洲产业

5.2.2新疆绿洲产业发展的环境问题

5.2.3新疆绿洲产业发展的资源问题

5.3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现状

5.3.1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过程

5.3.2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的效率评价

第六章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的资源分工

6.1产业生态化资源分工的构建原理

6.1.1产业生态化资源分工的构建目的

6.1.2产业生态化资源分工的构建原则

6.1.3产业生态化资源分工的构建途径

6.2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的资源

6.2.1新疆绿洲的不可更新资源

6.2.2新疆绿洲的可更新资源

6.2.3新疆绿洲的永续资源

6.2.4新疆绿洲资源分工的基本规律

6.3新疆绿洲资源分工中存在的不足

6.3.1空间结构失调

6.3.2部门结构失衡

6.3.3营养结构低效

6.4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资源分工的构建

6.4.1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空间结构

6.4.2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部门结构

6.4.3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营养结构

第七章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的技术

7.1产业生态化技术的基本理论

7.1.1产业生态化技术的概念

7.1.2产业生态化技术与其它概念的区别

7.1.3产业生态化技术构建途径

7.1.4产业生态化技术创新

7.2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技术及存在问题

7.2.1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技术的发展

7.2.2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7.3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典型技术体系

7.3.1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的基础技术——节水技术

7.3.2产业生态化空间结构技术

7.3.3绿洲产业生态化营养结构技术

7.4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技术创新

7.4.1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技术创新特点

7.4.2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技术创新路径

第八章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的制度

8.1产业生态化制度的基本理论

8.1.1产业生态化制度

8.1.2产业生态化制度的功能

8.1.3产业生态化制度的创新

8.2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制度的现状

8.2.1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

8.2.2政策措施不配套,执法力度仍需提高

8.2.3不重视环境经济手段的应用,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和机制

8.3新疆绿洲产业牛态化制度创新

8.3.1新疆绿洲产业生态系统的综合制度

8.3.2绿洲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

8.3.3绿洲资源宏观布局制度

8.3.4绿洲资源的产业内部结构制度

8.3.5绿洲资源的产业共生制度

8.3.6绿洲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

第九章绿洲产业生态化典型案例研究

9.1新疆天业集团公司

9.2新疆天业产业生态化的实践

9.2.1新疆天业产业生态化的资源

9.2.2新疆天业产业生态化的资源分工

9.3新疆天业产业生态化的技术

9.3.1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9.3.2高效节水集成技术

9.3.3废气循环利用技术

9.3.4废渣循环利用技术

9.4新疆天业产业生态化的制度

9.4.1宽松的政策环境

9.4.2“吃干榨净”的理念和制度

9.4.3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制度

9.5新疆天业产业生态化的动态分析

第十章结论及展望

10.1主要结论

10.2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由于传统资源消耗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带来了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产业生态化发展在世界发达国家渐成潮流。近年来,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构想,而产业生态化就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在产业层面的体现。产业生态化已成为我国政府、理论界和社会实践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 随着资源优势转换战略的实施,新疆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新疆是典型的绿洲经济,绿洲承载了新疆几乎所有的产业活动,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矛盾日益突出,产业生态化成为新疆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新疆产业生态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推动新疆产业生态化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从产业生态学、系统学、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产业生态化,尝试构建了一个基于资源分工思想的产业生态化分析框架,分析了绿洲这一特殊地理景观的产业生态化活动,构建了新疆绿洲“技术-制度-资源分工”的产业生态化演进框架,并用典型案例加以验证,力图解决绿洲资源、环境与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实现新疆绿洲生态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 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基于“资源分工”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产业生态化”过程。本文认为产业生态化实质是资源分工的演进,资源分工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技术是资源分工的载体,制度是资源分工的保障。技术进步、分工演进及制度变化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是产业生态化的不同侧面。“技术-制度-资源分工”是产业生态化的动态演化逻辑。该框架可以说明基于资源分工演化的产业生态化过程中结构、技术与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产业生态化的内在机理。此框架可以为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在确定“技术-制度-资源分工”的动态演化逻辑框架之后,本文对新疆绿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新疆绿洲生态环境处在“局部优化、整体恶化”的状态。通过生态足迹法进行定量分析表明,新疆绿洲草地、水域和化石能源用地处在严重生态赤字状态,新疆生态足迹人均生态赤字2.62h㎡,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走产业生态化道路势在必行。然而,新疆绿洲产业化的发展历程表明,迅速崛起的绿洲工业活动给绿洲生态环境带来巨大污染,呈现资源依赖性,并且资源利用效率低。近年来,新疆绿洲随着清洁生产的推广和循环经济的发展,产业系统已经出现了初步生态化。如何更好地推动新疆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成为实践中急需解决的课题。 生态系统、产业系统及产业生态化效率的分析,是构建新疆绿洲产业生态系统的基础。运用产业生态化分析框架,紧抓绿洲生态系统和产业系统特点,从资源分工、技术和制度的维度构建适合新疆绿洲的产业生态系统,将成为新疆产业生态化的主要思路。本文遵从以上思路提出以下见解: (一)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的资源分工的构建。本文认为,产业生态化资源分工包括产业生态化的空间结构、产业生态化部门结构和产业生态化营养结构。通过分析新疆绿洲最基本的资源输入和绿洲资源分工的特点,指出了绿洲现有资源分工的不足,最终从空间结构、部门机构和营养结构三个方面提出了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的资源分工重新构建的内容。 (二)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技术体系的构建。本文在分析产业生态化技术的概念、特点、内容体系、构建途径及创新等内容的基础上,指出了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技术现状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构建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资源分工的技术体系,并系统介绍了绿洲产业生态技术创新的特点和途径。 (三)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制度体系的构建。产业生态化制度是围绕着资源分工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本文认为,新疆绿洲产业生态化的制度创新可以从产业生态系统综合制度、绿洲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产业生态化空间结构制度、产业生态化部门结构制度、产业生态化营养结构制度等方面展开。 以上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在新疆部分企业已得到了实践,本文选择新疆天业集团产业生态化的发展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期对所构建理论加以验证。案例研究表明,天业集团产业生态化的资源分工符合绿洲产业生态化的特殊规律,是一个具有“技术突破-制度激励-资源分工完善”的动态演进过程。 总之,产业生态化的实质就是资源分工的演进,其目的在于提高资源利用率,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是在资源分工的演进中实现的,资源分工则意味着技术和制度的变迁。新疆绿洲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资源导向性,只有在资源分工的结构和比例、发展规模和速度上符合绿洲生物群落组合的规律和能量转化的规律,绿洲生态系统得以维持,绿洲的产业才能顺利地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