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资源型产业园区生态化治理模式研究——兼论新疆地区产业生态化治理模式选择
【6h】

资源型产业园区生态化治理模式研究——兼论新疆地区产业生态化治理模式选择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指导理论与方法

1.4.1 工业生态理论

1.4.2 治理的理论

1.4.3 社会网络分析法

1.5 研究设计与技术路线

1.6 主要研究贡献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2.1.2 资源型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

2.1.3 资源型产业发展研究运用的相关分析方法

2.2 产业生态化发展相关研究述评

2.2.1 产业生态化的概念

2.2.2 产业生态化发展目标与评价方法

2.2.3 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及治理

2.3 新疆地区产业发展相关研究述评

2.3.1 新疆产业竞争力评价

2.3.2 新疆产业结构研究

2.3.3 新疆产业与经济和环境效益等发展关系研究

2.3.4 新疆产业生态化研究

3 案例研究设计

3.1 案例总体思路与方案

3.1.1 拟解决的问题

3.1.2 总体研究思路

3.1.3 采用的研究方法

3.2 研究对象的选择原则

3.3 信息收集及其编码方案

3.3.1 信息收集方案

3.3.2 数据编码方案

3.4 案例研究假设

3.5 案例的选择

3.5.1 案例选择的国别与时间

3.5.2 案例的具体产业和编码

3.5.3 案例产业园区的分类

3.5.4 典型案例的遴选原则

3.5.5 典型案例的遴选结果

3.6 典型案例的社会网络计算方法

3.6.1 变量计算方法

3.6.2 数据来源及表示方法

4 产业园区的典型案例与分类

4.1 工业产业园(区)的分类准则

4.2 单产业主导型专业加工区案例分析

4.3 多产业混合型园(区)案例分析

4.4 资源再生型产业园(区)案例分析

4.5 农产品加工与生活混合社区案例分析

4.6 本章研究结果总结

5 典型案例社会网络测算及生态化治理模式

5.1 副产品链拓展治理典型案例

5.1.1 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

5.1.2 芬兰kymi生态工业园区

5.1.3 副产品链拓展治理模式归纳

5.2 废弃物集中分解治理典型案例

5.2.1 日内瓦产业生态园

5.2.2 奥地利施蒂利亚生态工业园

5.2.3 重庆市建桥工业园区

5.2.4 废弃物集中分解治理模式归纳

5.3 产品加工自循环治理典型案例

5.3.1 山东九发农业生态工业园

5.3.2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

5.3.3 斐济苏瓦生态工业园区

5.3.4 菲律宾玛雅农业生态园

5.3.5 北京留民营村生态农业项目

5.3.6 产品加工自循环治理模式归纳

5.4 固废再利用主导型治理典型案例

5.4.1 美国乔克托生态工业园

5.4.2 固废再利用主导型治理模式归纳

5.5 主产品链延伸治理典型案例

5.5.1 潍坊滨海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

5.5.2 新疆天业生态工业园

5.5.3 主产品链延伸治理模式归纳

5.6 辅助案例描述

5.6.2 辅助案例的生态化治理特征

5.6.3 辅助案例的生态化治理模式

5.7 本章研究结果总结

6 资源型产业园区生态化治理模式特征及规则

6.1 资源型产业生园区态化治理模式的特征分析

6.1.1 生态化治理模式案例结果的统计分析

6.1.2 资源型产业园区生态化治理模式的社会网络特征

6.1.3 资源型产业园区生态化治理模式特征总结

6.2 不同治理模式的匹配分析

6.2.1 单个产业与治理模式的总体匹配

6.2.2 不同类型园区与治理模式的匹配分析

6.3 不同治理模式下的生态化治理规则

6.3.1 副产品链拓展模式治理规则

6.3.2 废弃物集中分解模式治理规则

6.3.3 产品加工自循环模式治理规则

6.3.4 固废再利用主导型模式治理规则

6.3.5 主产品链延伸模式治理规则

6.4 不同治理模式的适用条件分析

6.5 本章研究结果总结

7 新疆地区资源型产业园区生态化治理模式选择

7.1 新疆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分析

7.1.1 石油天然气资源

7.1.2 煤炭等矿产资源

7.1.3 农作物与果品资源

7.1.4 畜牧业资源

7.1.5 土地资源与光热资源

7.2 新疆地区环境污染与治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7.2.1 能源的高消耗与低效率

7.2.2 资源型产业“三废”的高排放

7.2.3 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现状

7.3 新疆地区代表性产业园区与资源型产业选择

7.3.1 新疆地区产业园区的基本状况分析

7.3.2 资源型产业分析及其研究对象选择

7.3.3 代表性资源型产业园区选择

7.4 新疆地区资源型产业园区生态化治理模式匹配分析

7.4.1 典型资源型产业园区生态治理概述

7.4.2 典型资源型产业园区的生态化治理模式匹配

7.5 资源型产业园区生态化治理的对策建议

7.6 本章研究结果总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存在的研究局限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伴随着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破坏,具有依赖资源发展产业特征的地区,诸如新疆、内蒙、山西等省份,亟待找到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对现有的资源型产业园区进行生态化改造。然而,国内外的生态工业园(区)的理论研究都少有针对资源型产业园区,形成系统深入的生态化治理模式的研究成果,国内在实践中也出现了简单照搬国内外生态工业园运作模式的状况。
  为了探寻上述问题的理论答案,本研究依据工业生态理论,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群组案例分析等方法,试图从错综复杂的资源型产业生态网络中识别出具有规律性的生态化治理模式。研究内容包括:典型案例的基础内容分析;典型案例生态化治理模式的归纳;资源型产业园区生态化治理特征及规则;以及新疆地区资源型产业园区生态化治理模式选择等。
  首先,对卡伦堡、山东九发等28个案例的物质流交换关系,并参照国内对工业产业园区的研究结论,归纳出单产主导型、多产混合型、资源再生型、农产品加工与生活混合社区等四种产业园(区)类型;
  其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绘制出28个资源型生态工业园(区)的案例的生态化网络图,并采用UCINET软件,计算出所有案例的整体网络密度、网络平均距离、网络凝聚力指数、网络向外/向内中心度、节点企业的中心度等指标数据;
  第三,通过分析案例的社会网络特征,归纳出五种彼此具有显著差异的资源型产业生态化治理模式:分别是副产品链拓展治理模式、废弃物集中分解治理模式、产品加工自循环治理模式、固废再利用主导型治理模式和主产品链延伸治理模式。研究结果发现,五种资源型产业生态治理模式所适用的产业类型和园区类型各不相同,并且在产业网络中的分解者所处的地位、物质流向内向外趋势、主体之间的物质流交换关系数量、产业链延伸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能够据此提出不同治理模式的适用条件和治理规则。
  最后,在分析新疆地区的自然禀赋、资源型产业(包括园区)生态化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运用上述理论研究结果,提出了新疆地区的生态化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新疆地区可以将石油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棉纺/纺织/轻纺、光伏和风电产业作为开展生态化治理的主要资源型产业,多数情况下首选副产品链拓展模式作为治理手段。
  本研究从生态化治理的视角分析资源型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结果是对现有资源型产业和生态工业园理论的补充,对中国典型的资源依赖地区的产业升级改造具有借鉴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