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胃癌患者血清中MMP-2和IGF-Ⅰ的临床意义研究
【6h】

胃癌患者血清中MMP-2和IGF-Ⅰ的临床意义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胃癌患者血清中IGF-I和MMP-2的临床意义研究

1技术路线

2研究对象

3检测仪器及试剂

4标本采集

5血清中IGF-I浓度的测定

6血清中MMP-2浓度的测定

7统计处理

第二部分 实验结果

1不同疾病状态胃癌患者与对照组血清IGF-I和MMP-2水平的比较

2胃癌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清MMP-2、IGF-I的含量

3胃癌根治术后6个月的随访患者血清中MMP-2和IGF-I的含量

4胃癌患者MMP-2和IGF-I与胃癌临床特征的关系

5胃癌患者血清中MMP-2与IGF-I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6胃癌患者治疗前后临床化验指标的变化

第三部分 讨论

1现代医学对胃癌的认识

2胃癌的预后标志物分子MMP-2、IGF-I的研究

3中医对胃癌的认识

4香砂六君子汤组方现代药理学研究

5胃癌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的浅析

6中药治疗对MMP-2、IGF-I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中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附录 2002年UICC胃癌TNM分期标准

作者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IGF-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和MMP-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的含量,探讨二者间关系及其在胃癌的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探讨在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病灶后给予中药防止肿瘤复发的作用。 方法:选取胃癌患者4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0例及2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MMP-2、IGF-1含量,根据胃癌治疗前后临床生化指标的变化反映中约治疗的作用,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 结果: 1、胃癌患者血清中IGF-1、MMP-2含量明显高于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及健康志愿者中的含量; 2、手术前后胃癌患者血清中IGF-1、MMP-2含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胃癌根治术后转移、复发及死亡患者血清中IGF-1、MMP-2含量较未出现转移、复发及死亡患者明显升高; 4、胃癌患者血清中IGF-1、MMP-2的含量与胃癌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与胃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有关; 5、胃癌患者血清中IGF-1和MMP-2存在相关性。 6、中药的作用可能是增加白蛋白合成,促进机体趋向正氮平衡,使营养指标得以改善的作用。 结论: 1、血清中IGF-1、MMP-2的含量证实胃癌患者存在MMP-2、IGF-1异常高表达。 2、胃癌患者血清中IGF-1、MMP-2的含量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和复发有关; 3、血清中IGF-1和MMP-2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4、检测血清中IGF-1和MMP-2,尤其是联合检测两者含量对胃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5、在胃癌手术切除病灶后给予香砂六君子汤可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其缓解证候、恢复病体、利于继续治疗和防止肿瘤复发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