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种手术方式在门静脉高压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6h】

三种手术方式在门静脉高压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改良冠腔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近期疗效分析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论

1手术适应症的选择

2 手术疗效的评价

3手术中的基本要求

第二部分 门静脉高压不同手术后并发症及疗效分析

材料与方法

2 手术方法

3 资料收集方法

4 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1.结果分析

2.术后并发症防治

3 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
  1.探讨10例改良冠腔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可行性及疗效,为该术式进一步推广实施提供确切的临床参考。
  2.通过45例接受外科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疗门静脉高压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的比较,探索一种合理的外科治疗门脉高压的手术方式。
  方法:
  1.收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实施改良冠腔分流术1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中、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值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吻合口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2.收集收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以17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术患者作为断流组,18例经腹改良式Sugiura断流术加脾切除术作为横断流组、10例改良冠-腔分流术加脾切除术作为冠腔分流组,对三组间食管胃底静脉术前术后曲张程度变化及术后并发症进行随访并比较分析并进行总结。
  结果:
  1.1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前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差值有意义(P<0.05),切脾后和分流后自由门静脉压力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血流量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月左右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术后回访给予门静脉CT成像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直接或间接证明8例患者吻合口通畅,2例患者吻合口栓塞,无再出血及肝性脑病发生,随访6个月至48个月,平均随访16个月无失访,无死亡病例。
  2.改良冠腔分流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断流组(P<0.01),与横断吻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断流组死亡2例(11.76%),改良断流组死亡1例(5.56%),改良冠腔分流组死亡率(0%)低于其他2组;三组手术方式术前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组间术前术后比较P<0.001,三组病人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三组间经两两比较,*P<0.001为断流组与横断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为横断流组与冠腔分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冠腔分流组与断流组比较,两组间疗效无明显差异。
  结论:1.改良冠腔分流术手术方式操作相对简单,预防近期再出血效果好,术后可以保持一定的门静脉压力,对门静脉血流影响小,对肝功能影响小,是部分门静脉高压病人外科治疗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2.改良冠腔分流术接分流了食管胃底静脉的血流进入下腔静脉,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效果良好,手术创伤较小,其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低,并发症少,近期存活率满意,如能有效预防术后血栓栓塞分流血管,可达到更为满意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