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绵羊ZBED6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胴体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6h】

绵羊ZBED6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胴体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为明确绵羊ZBED6基因的遗传变异,探讨ZBED6基因的遗传变异与绵羊主要胴体性状的相关性,本论文选择了新疆地方品种阿勒泰羊与特克赛尔羊的杂交后代(横交F2代、回交F2代2个群体)的225个个体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绵羊ZBED6基因为候选基因,旨在查明ZBED6基因的分子遗传特征及其在群体间的差异,分析该基因变异对所选绵羊胴体性状的影响,评价其作为所选绵羊重要生产性状分子遗传标记的利用价值。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试验群体胴体性状的测定和影响因素分析
  试验测定了170只横交F2代群体和55只回交F2代群体的7个主要的胴体性状,包括胴体重量、背部脂肪厚度、眼肌面积、尾脂重量、胴体长、背部肌肉厚、背最长肌质量。比较了不同杂交方式对于胴体性状的影响发现横交F2群体的眼肌面积显著大于回交F2代群体(P<0.05),横交F2代背部肌肉厚度极显著大于回交F2代群体(P<0.01),横交F2代背最长肌重量极显著大于回交F2代(P<0.01),横交F2代尾脂重量极显著小于回交F2代群体(P<0.01),横交F2代胴体长比回交F2代群体长约1.65cm,接近于显著水平(P=0.05),两个杂交群体中的背部脂肪厚度和胴体重量差异不显著(P>0.05);比较了不同性别对胴体性状的影响,发现公羊的眼肌面积显著大于母羊(P<0.05),公羊的背部脂肪厚度极显著大于母羊(P<0.01),公羊尾脂重量较母羊尾脂重2.87kg,接近于显著水平(P=0.05),母羊的胴体长极显著长于公羊(P<0.01),不同性别的胴体重量,背部肌肉厚度和背最长肌重量差异不显著(P>0.05)。
  2.绵羊ZBED6基因多态性检测
  针对ZBED6基因的全基因组长为3099bp的基因序列,本研究设计了5对PCR引物、样本量为225个个体的DNA进行扩增,经对结果分析后发现在Z-2引物测序中两个杂交群体均存在多态性,在C1723T和A2095G碱基处发生了碱基突变C>T和A>G。这两个突变均为同义突变。经卡方检验分析,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在2个杂交群体中差异不显著(P>0.05)。由于Z-1、Z-3、Z-4、Z-5两对引物经检测分析得到的突变频率较低,该四对引物均不宜进行下一步实验。
  3.ZBED6基因多态性与7个主要胴体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225个个体C1723T和A2095G两个位点的基因型检测ZBED6基因多态性信息,根据实验1的结果,考虑群体和性别影响因素,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对7个胴体性状与ZBED6基因多态性进行关联分析。统计分析表明,这2个位点与7个胴体性状无关联性。ZBED6基因这2个突变位点是否与其他胴体性状相关,需要扩大样本数量并且与其余胴体表型进行关联分析验证。
  本论文结论:试验选取新疆地方品种阿勒泰羊与特克赛尔羊杂交后代的225个个体的耳组织样品进行ZBED6基因SNPs检测,并与该群体屠宰获得的7个胴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研究表明,ZBED6基因编码区在受试群体中存在多态性,在C1723T和A2095G碱基处发生了碱基突变C>T和A>G,这两个位点的基因型与胴体性状不相关。同时,本研究对供试绵羊群体间及其性别对胴体性状的影响的分析显示,群体间眼肌面积差异显著,尾脂重、背部肌肉厚、背最长肌重差异极显著。其中,横交F2代羊群体在眼肌面积、背最长肌重、背部肌肉厚性状方面优于回交F2代群体,回交F2代群体尾脂重明显高于横交代羊群体;不同性别间眼肌面积、胴体长、背部脂肪厚度差异极显著。公羊眼肌面积优于母羊,但其背部脂肪厚度大于母羊。由此可见,横交F2代羊能够满足绵羊产肉相关性状的选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