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谷氨酸受体6基因多态与双相障碍患者冲动攻击行为关联分析
【6h】

谷氨酸受体6基因多态与双相障碍患者冲动攻击行为关联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1.1 双相障碍及冲动攻击行为概述

1.2 冲动攻击行为遗传学研究现状

1.3 候选基因的选择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与方法

2.3 质量控制

第三章 结果

3.1 双相障碍有冲动攻击行为组与无冲动攻击行为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3.2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3.3 GluR6基因rs6922753位点等位基因与基因型频率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双相障碍患者冲动攻击行为相关基因研究的意义

4.2 GluR6基因多态与冲动攻击行为关联研究现状讨论

4.3 本研究的不足及精神障碍分子遗传学研究方向的展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Review):精神障碍患者的冲动攻击行为与基因多态关联研究进展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作 者 简 介

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汉族和维吾尔族双相障碍患者的冲动攻击行为与谷氨酸受体6基因rs6922753位点的多态性是否相关联,为进一步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揭示双相障碍患者冲动攻击行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和新疆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双相障碍诊断标准的,并且愿意接受研究的89例汉族和151例维吾尔族患者进行研究。本研究为避免民族差异性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把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分开进行研究。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患者基本人口学资料;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抑郁状态。使用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对患者的冲动攻击行为进行评估筛查,根据评估结果把两个民族的患者分别分为有冲动攻击行为组和无冲动攻击行为组,得到汉族有冲动攻击行为者28例,无冲动攻击行为者62例;维吾尔族有冲动攻击行为者47例,无冲动攻击行为者104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240例双相障碍患者谷氨酸受体6基因rs6922753位点的多态性分布,建立数据库。最后应用SPSS17.0软件分别分析汉族和维吾尔族双相障碍患者谷氨酸受体6基因rs6922753位点的多态性与冲动攻击行为的相关性。
  结果:入组汉族双相障碍患者中有冲动攻击行为组与无冲动攻击行为组rs6922753位点基因型(χ2=3.292,P=0.193)及等位基因(χ2=2.181,P=0.14)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维吾尔族双相障碍患者中有冲动攻击行为组与无冲动攻击行为组rs6922753位点基因型(χ2=0.389,P=0.823)及等位基因(χ2=0.141,P=0.707)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发现汉族双相障碍患者的冲动攻击行为与谷氨酸受体6基因rs6922753位点的多态性没有关联;发现维吾尔族双相障碍患者的冲动攻击行为与谷氨酸受体6基因rs6922753位点的多态性没有关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