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血管生成的研究
【6h】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血管生成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一 乳腺IDC和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血管的分布状态

二、乳腺IDC和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MVD的测定结果

三 乳腺IDC和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VEGF、bFGF和PDGF表达的检测结果

四 乳腺IDC和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MVD与促血管生成因子之间的关系

五 IDC组中MVD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

六 IDC组中促血管生成因子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

六 乳腺IDC和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MVD和促血管生成因子分别与PCNA表达的关系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血管生成素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

彩图1

彩图2

彩图3

彩图4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微血管密度(MVD)和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探讨微血管密度与促血管生成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肿瘤血管生成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进行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论:1.本研究为探讨乳腺导管上皮普通性增生、非典型增生、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不同程度增生阶段中微血管密度以及与血管生成有密切关系的三种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提供一组较大样本的基本参数,在国内外同类研究中尚未见报道。2.在乳腺导管上皮不同程度增生阶段中,MVD随着增生性病变程度加重逐渐增高,发展为浸润性导管癌时显著增高;在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微血管主要分布在病变区周围,而发展为浸润癌时在癌巢周围和癌巢内微血管均明显增多;癌巢内的微血管可能部分来自于肿瘤细胞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促进新生微血管形成,部分来自于癌巢周围微血管向癌巢内逐渐长入的结果;微血管的这一数量变化和分布规律提示血管生成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3.在乳腺导管上皮不同程度增生阶段中,三种促血管生成因子阳性表达的MOD值随着增生性病变程度加重逐渐增高,发展为浸润癌时显著增高。其中VEGF的促血管生成作用可能最强。4.MVD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提示MVD可作为评估乳腺癌预后的有意义的指标之一。5.CD105标记微血管与泛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CD34相比对于评价肿瘤血管生成更有价值,为寻找新的抗肿瘤血管生成的分子靶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