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牙周病与慢性肺感染关系的动物实验研究
【6h】

牙周病与慢性肺感染关系的动物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牙周病和慢性肺感染的联系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建立牙周病、慢性肺感染及两者相互叠加的实验动物模型,排除各种干扰因素探讨两者的关系。 方法:30只12周龄昆明小鼠中随机选取15只(A组)通过石膏粉鼓吹法7周建立昆明小鼠慢性肺感染动物模型,另15只(B组)同期正常饲养7周。肺感染模型建立后,将A组15只慢性肺感染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个亚组,通过钢丝结扎+高糖饮食法,在原有肺感染的基础上叠加建立牙周病模型,依轻重程度分为A1组(慢性肺感染+牙周正常组)、A2组(慢性肺感染+轻度牙周病组)、A3组(慢性肺感染+重度牙周病组)。另B组同期饲养小鼠通过相同方法建立牙周病模型,三个亚组为B1组(空白对照组)、B2组(轻度牙周病组)、B3组(重度牙周病组)。通过牙周袋深度、牙槽骨吸收总量的数据测量,肺灌洗液淋巴细胞百分比计数和牙周组织、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牙周病和慢性肺感染两者之间的关系。 结果: 1.A组:小鼠牙周袋深度A3组(慢性肺感染+重度牙周病组))A2组(慢性肺感染+轻度牙周病组))A1组(慢性肺感染+牙周正常组),小鼠牙槽骨吸收总量A3组)A2组)A1组; B组:小鼠牙周袋深度B3组(重度牙周病组))B2组(轻度牙周病组))B1组(空白对照组);小鼠牙槽骨吸收总量B3组)B2组)B1组。 A1组与B1组、A2组与B2组、A3组与B3组在小鼠牙周袋深度和牙槽骨吸收总量均无明显差别。 2.A组:小鼠肺灌洗液淋巴细胞百分比计数A3组)A2组)A1组;B组:小鼠肺灌洗液淋巴细胞百分比计数B3组)B2组)B1组。 3.牙周组织的病理切片显示:A1、B1组牙周膜纤维连接牙骨质和牙槽骨,牙骨质和牙槽骨完整; A2、A3、B2、B3组牙周膜纤维于牙骨质和牙槽骨间,牙周膜中可见血管充血,牙骨质和牙槽骨表面出现蚕食状骨吸收陷窝,破骨细胞位于骨吸收陷窝内,且A3、B3组的牙周组织破坏较A2、B2更严重。 4.肺组织的病理切片显示: A组的肺组织肺间质血管扩张,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肺间质增厚,肺泡结构不完整,符合慢性肺感染特征,且炎症程度A3组>A2组>A1组。B组的B2和B3组肺组织可见炎细胞浸润,肺泡结构不完整,符合慢性肺感染特征,但较A组的炎症轻且B3组的炎症程度重于B2组;B1组肺组织结构正常,可见完整的肺泡管、肺泡囊及肺泡结构,无炎细胞浸润。 结论: 1.通过石膏鼓吹法7周可以建立昆明小鼠慢性肺感染动物模型。 2.通过钢丝结扎+高糖饮食3周可以建立昆明小鼠轻度牙周病模型,钢丝结扎+高糖饮食5周可以建立重度牙周病模型。 3.石膏鼓吹法后通过钢丝结扎+高糖饮食可以建立昆明小鼠慢性肺感染叠加牙周病动物模型。 4.牙周感染可加重肺感染,且牙周病越严重其合并的肺感染越严重,即本实验A组所得结论。 5.牙周感染可引发肺感染,且牙周病越严重其引发的肺感染越严重,即本实验B组所得结论。 6.肺感染在短时间内(3~5周)不会引发牙周感染,即本试验A1组(与B1组对照)所得结论。 7.肺感染在短时间内(3~5周)不会加重牙周组织的破坏,即本试验A2组(与B2组对照)和A3组(与B3组对照)所得结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