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颈部淋巴结病变的DWI与常规MRI图像融合的应用研究
【6h】

颈部淋巴结病变的DWI与常规MRI图像融合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颈部DWI与常规MRI图像融合的可行性研究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DWI与常规MRI图像融合在颈部淋巴结病变中的初步应用

对象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一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综述二医学图像融合及其应用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颈部扩散加权成像(DWI)与常规MRI图像融合的可行性,并评价其对颈部淋巴结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1、参数优化:健康志愿者18名,其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9岁。扫描设备使用MarconiEclipse1.5T磁共振扫描仪和颈部相控阵线圈。DWI采用单次激发SE-EPI序列和STIR序列,分别取b值300s/mm2、500s/mm2、1000s/mm2行常规MRI和DWI序列的轴位及冠状位扫描。比较不同b值和成像断面的图像质量,并将DWI图像与常规MRI图像进行融合。2、临床评价:对32例单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行常规T1WI、T2WI轴位、冠状位和DWI冠状位扫描,其中恶性病变22例,良性病变10例,均经病理及随访证实。扫描完成后,使用开源图像处理软件OsiriX将相同视野、层厚和层距的DWI和T1WI冠状位图像进行融合。比较DWI/T1WI融合图像、DWI及T2WI三种图像显示病变的能力,同时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比较DWI/T1WI联合检查与单纯T2WI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的准确性,并分析良、恶性淋巴结ADC值差异的统计学意义。 结果:1、DWI冠状位图像与常规MRI图像空间位置匹配度高,图像质量明显优于轴位图像,经X2检验,两种成像平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b值下的SNR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值下所测ADC值间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b值为500s/mm2时的冠状位DWI图像与相应的常规MRI图像进行融合,可获得满意的融合图像。2、与T2WI比较,DWI和DWI/T1WI融合图像能更敏感地发现淋巴结。DWI/T1WI显示病变的能力明显优于D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ROC曲线分析,DWI/T1WI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性优于单纯T2WI,两者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3和0.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appa检验显示DWI/T1WI(K=0.872)的诊断一致性高于T2WI(K=0.643)。恶性淋巴结的平均ADC值为(0.948±0.167)×10-3mm2/s,良性淋巴结的平均ADC值为(1.459±0.141)×10-3mm2/s,恶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小于良性淋巴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结论:通过优化扫描参数,可实现颈部DWI功能图像和常规MRI解剖图像的融合;DWI和常规MRI融合图像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DWI的图像缺乏解剖信息的缺点,有助于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