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功能抗进下斜肌活性肌卫星细胞和MyoD mRNA表达的研究
【6h】

功能抗进下斜肌活性肌卫星细胞和MyoD mRNA表达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在斜视眼球运动检查中,下斜肌功能亢进是很常见的,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本课题旨在观察功能亢进的下斜肌组织形态结构是否改变,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功能亢进的下斜肌中MyoD阳性肌卫星细胞检出率,通过SYBR Green I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正常下斜肌、原发性功能亢进下斜肌和继发性功能亢进下斜肌中MyoD 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探讨活性肌卫星细胞及MyoD对下斜肌功能的影响。
  方法:
  1.随机收集原发性下斜肌亢进患者13例,继发性下斜肌亢进患者13例为病例组,正常下斜肌9例为对照组。下斜肌亢进患者斜视术中截取亢进下斜肌4-6mm,正常下斜肌取材于下斜肌功能正常的眼球摘除患者,术中截取正常下斜肌3-4mm。截取肌组织固定切片后行HE染色观察下斜肌组织形态结构,并且行Myo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随机计数100根肌纤维中MyoD阳性肌卫星细胞数,计算各组下斜肌组织中MyoD+肌卫星细胞检出率,各定量指标行组间比较,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对象分组及取材方法同1,提取新鲜肌组织中RNA逆转录为cDNA并进行PCR扩增,通过SYBR Green I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各组下斜肌中MyoDmRNA的相对表达量,各定量指标行组间比较,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原发性功能亢进下斜肌肌纤维排列紊乱,走行异常,肌纤维直径大小不一,可见部分肌纤维直径增大,部分肌纤维可见核内移现象,部分肌纤维束融合;继发性功能亢进下斜肌形态学改变与原发性功能亢进下斜肌基本相同。原发性功能亢进下斜肌肌纤维横截面积较正常下斜肌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继发性功能亢进下斜肌肌纤维横截面积较正常下斜肌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
  2.下斜肌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MyoD+肌卫星细胞检出率,原发性功能亢进下斜肌MyoD+肌卫星细胞检出率为17.7%±3.3%,与正常下斜肌MyoD+肌卫星细胞检出率6.3%±1.9%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继发性功能亢进下斜肌MyoD+肌卫星细胞检出率为16.6%±4.6%,与正常下斜肌MyoD+肌卫星细胞检出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原发性功能亢进下斜肌MyoD+肌卫星细胞检出率与继发性功能亢进下斜肌MyoD+肌卫星细胞检出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3.荧光定量RT-PCR检测下斜肌组织中MyoD mRNA相对表达量,原发性功能亢进下斜肌中MyoD mRNA相对表达量为0.77±0.09;与正常下斜肌MyoDmRNA相对表达量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继发性功能亢进下斜肌中MyoD mRNA相对表达量为0.75±0.12;与正常下斜肌MyoD mRNA相对表达量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原发性功能亢进下斜肌MyoD mRNA相对表达量与继发性功能亢进下斜肌MyoD mRNA相对表达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1.原发性功能亢进下斜肌与继发性功能亢进下斜肌组织学改变基本相同,肌纤维排列、走行及直径大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可见部分肌纤维直径增大,部分肌纤维束融合。肌纤维直径增大引起肌纤维增粗,肌纤维束融合可增强肌纤维收缩力量,这些形态学的改变可能与下斜肌肌力增强功能亢进有关。
  2、功能亢进下斜肌中MyoD+肌卫星细胞数增多,MyoD mRNA表达量增多,表明激活状态肌卫星细胞增多,推测活性肌卫星细胞使得下斜肌发生再生重塑,肌力增强,从而引起下斜肌功能亢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