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组人脑利钠治疗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衰的临床观察
【6h】

重组人脑利钠治疗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衰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摘要

研究目的:
  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273例诊断明确的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重组人脑利钠肽组(rhBNP组)(138例)和对照组(1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凝、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利尿剂及ACEI或ARB等药物治疗。两组均静脉泵入硝酸异山梨酯,必要时加用硝普钠静脉泵入维持;有早期血运重建指征选择急诊PCI或静脉溶栓治疗;治疗过程中酌情加用洋地黄、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或米力农等正性肌力药物。rhBNP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先予负荷剂量1.51μg·kg-1静推,再予0.0075μg·kg-1·min-1静脉匀速泵入并维持72小时。
  分别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及72小时患者临床表现(呼吸困难、肺部哕音)好转情况,并计算好转率,记录上述各时间点心率、血压及CVP变化。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连续3个24小时尿量变化。应用心脏超声仪器于入院当时及治疗结束后72小时和1周分别测定IVST、LADD、LVDD及LVEF。监测治疗前及治疗后连续3个24小时BUN、UA及SCr变化。测定两组中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治疗患者的心肌酶峰值。于入院即刻及治疗结束后6~12小时(大于5个rhBNP血浆清除半衰期)分别测定血浆BNP值。治疗结束后分别评价各组病例心功能好转情况并计算好转率。记录患者1周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统计监护室住院时间。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
  1.rhBNP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呼吸困难及肺部哕音好转率均优于对照组,其中呼吸困难好转率在治疗后6小时、48小时及72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哕音好转率在治疗后48小时及72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rhBNP组治疗后1小时心率较治疗前开始下降(P<0.05),两组比较,在治疗后6小时、24小时、48小时及72小时心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BNP组治疗后收缩压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hBNP组在治疗开始后CVP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尿量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在48小时及72小时,rhBNP组尿量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rhBNP组治疗后1周LVDD及LVEF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1周LVEF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4.rhBNP组治疗后24小时及48小时BUN、UA及SCr均较治疗前增高,治疗72小时仅BUN较治疗前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rhBNP组CK及CK-MB酶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BNP水平均降低,rhBNP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
  5.治疗后心功能好转率rhBNP组优于对照组(P<0.05)。
  6.1周内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机械并发症、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监护室住院时间及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论:
  1.rhBNP能更好地改善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改善患者肺部哕音情况。
  2.rhBNP降低患者心率、CVP,增加尿量,而对血压无明显影响。
  3.rhBNP可能有早期抑制心肌重塑的作用。
  4.rhBNP应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安全性较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