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的研究
【6h】

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及常规M型超声技术检测不同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探讨动脉弹性与血压的关系、二维应变成像技术在评价颈动脉血管弹性方面的优势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160例,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等,根据有无高血压病史及血压水平,分为对照组、高血压(HBP)1级组、HBP2级组和HBP3级组。记录其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等一般情况;空腹取血检测尿酸(UA)、肌酐(Cr)、尿素氮(BUN)、血糖(FB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血清学指标;行心脏超声检查,记录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血流E/A比值等心脏超声参数,计算左室质量(LVM)、左室质量指数(LVMI);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收缩期内径(Ds)、颈动脉舒张期内径(Dd)、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期峰值速度(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参数,计算血管壁运动度(△D)、僵硬度系数(β1)、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动脉顺应性(AC)等M型超声血管弹性指标;应用二维应变成像技术测量颈动脉短轴方向收缩期峰值整体圆周应变(CS)、收缩早期整体圆周应变率(CSr)、收缩晚期整体圆周应变率(CSr)绝对值,计算僵硬系数(β2),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结果:
  1.血清学指标在各高血压组及对照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
  2.心脏超声参数比较中,HBP3级组的LVMI、IVST、PWT高于HBP2、1级组和对照组,而其E/A比值低于其他3组(p<0.05)。
  3.在M型超声参数比较中,HBP3级组的IMT、Ep、β1明显高于HBP2、1级组和对照组,HBP3级组的△D、AC低于其他3组(p<0.05)。
  4.在二维应变参数比较中,CS、收缩早期及收缩晚期整体CSr值随血压水平增高而逐渐减小,β2随着血压水平增高而逐渐增大。HBP1级组与对照组差别显著(p<0.05)。
  5.LVMI与颈动脉弹性参数相关性分析显示,LVMI与△D、收缩期峰值整体CS、收缩早期整体CSr、收缩晚期整体CSr绝对值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67、-0.345、-0.299、-0.317,与Ep、β1、β2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312、0.262、0.163。
  6.二尖瓣血流E/A比值与弹性参数的相关性分析中,E/A比值与收缩期峰值整体CS、收缩早期整体CSr、收缩晚期整体CSr绝对值呈正相关关系。
  结论:
  1.高血压患者左室结构及舒张功能改变,随着血压升高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质量指数增加、舒张功能下降。
  2.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Ep、β1明显增高、AC减低,提示高血压患者存在动脉弹性的异常,随着血压升高动脉弹性下降。
  3.高血压患者收缩期CS、CSr随着血压水平增高而减小,β2随着血压水平的增高增大,提示随着血压增高颈动脉僵硬度增加。
  4.左室质量指数与颈动脉△D、CS、CSr、Ep、β1、β2具相关关系,提示颈动脉超声参数可作为反映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指标。
  5.颈动脉二维应变指标CS、CSr、β2在HBP1级组即可见明显变化,提示超声二维应变技术可更早期发现颈动脉弹性变化,成为早期诊断方法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