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临床分离的苍白杆菌种系分析和菌株鉴定的方法学比较
【6h】

临床分离的苍白杆菌种系分析和菌株鉴定的方法学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材料和方法

1 主要仪器与试剂

2 菌株

3 生化鉴定及药敏分析

4 PCR鉴定

4.1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4.2 基因分析引物

4.3 PCR扩增方法

4.4 PCR产物的DNA测序以及基因序列分析

5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

5.1 脉冲场凝胶电泳

5.2 PFGE同源性分析

6 随机引物扩增

结果

1 菌株生化反应与基因鉴定结果

2 菌株16S、RecA、ITS基因鉴定结果

3 苍白杆菌属细菌菌株药敏结果

4 解糖精假苍白杆菌PFGE结果及RAPD分析结果

讨论

1 菌株生化反应与基因鉴定

2 菌株16S、RecA、ITS进化树

3 苍白杆菌属细菌菌株药敏分析

4 解糖精假苍白杆菌PFGE及RAPD分析

5 不同鉴定方法的特点比较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细菌的分类鉴定及布鲁菌错误鉴定为苍白杆菌的原因分析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借助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分离自北京、湖南、广东等地区医院临床标本的58株苍白杆菌进行种系分析和菌株特征鉴定,了解菌株之间的遗传学关系,并评估不同微生物学和基因学鉴定方法的特点,为建立快速、准确和敏感的苍白杆菌属鉴定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分离于北京、湖南、广州等地医院及1家医学独立实验室的苍白杆菌58株,所有菌株均由Viteck鉴定卡鉴定;进而,运用不同技术平台进行系统研究,包括:形态学观察,生化反应(API、Viteck鉴定卡),基因测序分析(16S基因、recA基因、16-23S内部转录间隔区),脉冲场凝胶电泳,随机引物PCR扩增等。对所得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对可疑新种进行DNA-DNA杂交,确定这些临床菌株的遗传学关系、菌株特征和基因型,并进行方法学比较。
  结果:
  本研究涉及的58株人苍白杆菌,均经过Viteck鉴定卡初步鉴定;通过基因测序分析,确定32株为苍白杆菌属,包括17株人苍白杆菌,9株中间苍白杆菌,4株假贵格纳苍白杆菌,1株嗜血苍白杆菌和1株可疑的新种;药敏分析显示苍白杆菌属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耐药率高,人苍白杆菌和中间苍白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表现出不同的耐药性。根据16S基因、recA基因、16-23S内部转录间隔区测序结果构建进化树,可将苍白杆菌进行区分。对测序鉴定的26株解糖精假苍白杆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和随机引物PCR扩增,结果显示出较好的一致性。
  结论:
  1.API、Viteck鉴定卡对苍白杆菌鉴定不够准确,基因测序法可准确鉴定苍白杆菌属到种的水平。
  2.药敏分析结果表明苍白杆菌属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耐药率高,人苍白杆菌和中间苍白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敏感率存在明显差异。
  3.种系分析显示16S、recA、16-23S ITS进化树对于菌株的辨识度不同,但均可区分人苍白与中间苍白杆菌。
  4.脉冲场凝胶电泳和随机引物PCR扩增在监测院内感染暴发流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