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对CCI和炎性痛大鼠的作用及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6h】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对CCI和炎性痛大鼠的作用及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PRF对CCI和炎性痛模型大鼠DRG Nav1.8表达的影响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2 实验方法

1.2 结果

1.2.1 描述性统计

1.2.2 疼痛行为学测定

1.2.3 RT-PCR结果

1.2.4 Western blot结果

1.3 讨论

1.3.1 DRG神经元在疼痛中的重要作用

1.3.2 DRG行PRF对CCI和炎性痛模型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

1.3.3 Nav1.8钠通道与疼痛

1.3.4 CCI和炎性痛模型大鼠中Nav1.8mRNA和Nav1.8蛋白的表达

1.3.5 DRG行PRF对Nav1.8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1.4 小结

二、PRF对CCI和炎性痛大鼠脊髓胶质细胞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疼痛行为学结果

2.2.2 PT-PCR结果

2.3 讨论

2.3.1 胶质细胞的激活与疼痛

2.3.2 DRG行PRF对CCI和炎性痛大鼠脊髓OX42、GFAP mRNA表达的影响

2.3.3 DRG行PRF对坐CCI和炎性痛大鼠脊髓TNF-α、IL-1和IL-6 mRNA表达的影响

2.4 小结

三、CT引导下DRG行CRF和PRF治疗胸背部PHN的临床研究

3.1 对象和方法

3.1.1 病例选择及分组

3.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3.1.3 研究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3.1 CT三维重建引导下经皮胸椎旁椎间孔内穿刺的安全性

3.3.2 对照组的选择

3.3.3 CT引导下DRG行CRF和PRF治疗PHN的效果和安全性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论文局限性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背根神经节参与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难治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始终是慢性疼痛研究和治疗领域的难点,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属于感觉神经节,是躯体痛觉的初级传入神经元,具有接受和传递各种伤害性感受的功能,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与维持中起重要作用。DRG内小神经元传递伤害性感受,与痛觉传导机制密切相关,是外周痛觉信号逐级传入至大脑皮层的第一级神经元。Nav1.8高度表达在DRG内小神经元及其发出的C神经纤维,Nav1.8通道与炎性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密切相关。此外,近年研究发现脊髓内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可能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与维持以及神经调节机制。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外周神经系统(PNS)行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有明确的镇痛效果,但其镇痛机制还未完全清晰,DRG行PRF对Nav1.8的影响尚未见文献报道,PRF是否对CCI及炎性痛大鼠脊髓内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产生影响报道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分以下三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PRF对CCI和炎性痛大鼠DRGNav1.8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测PRF对CCI和炎性痛大鼠DRG Nav1.8mRNA及蛋白的表达的影响。
  方法:
  1、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模型(CCI)和炎性痛模型,48只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A1(Sham-Sham):CCI假手术和PRF假手术;A2(Sham-PRF): CCI假手术和PRF; A3(CCI-Sham):CCI和PRF假手术;A4(CCI-PRF): CCI和PRF。B1(Sham-Sham):炎性痛假手术和PRF假手术;B2(Sham-PRF):炎性痛假手术和PRF; B3(炎性痛-Sham):炎性痛和PRF假手术;B4(炎性痛-PRF):炎性痛和PRF。
  2、各组大鼠均在术前1d(T0)和术后1、3、5、7d(T1-T4)测量术侧缩足阈值(PWT)和缩爪潜伏期(PWL);术后4d接受PRF或PRF假手术。
  3、术后7d RT-PCR检测Nav1.8-mRNA在各组大鼠L4-L5DRG中的相对表达量。
  4、术后7d Western blot检测Nav1.8在各组大鼠L4-L5 DRG中的表达。
  结果:
  1、疼痛行为学结果:A1-A4组:A3、A4组T1-T4 PWT和PWL与A1组相比降低(P<0.05);A4组术后T3、 T4 PWT和PWL高于A3组(P<0.05)。B3、B4组在T1-T4 PWT和PWL与B1组相比降低(P<0.05); B4组T3、T4PWT和PWL与B3相比升高(P<0.05)。
  2、RT-PCR结果:与A1组比较,A3、A4组术侧DRG中Nav1.8 mRNA水平降低(P<0.05);A2与A1组比较、A4与A3组比较,Nav1.8 mRN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与B1组比较,B3、B4组Nav1.8 mRNA水平升高(P<0.05);B2与B1组比较,Nav1.8 mRN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B4与B3组比较,Nav1.8 mRNA水平降低(P<0.05)。
  3、Western blot结果:与A1组比较,A3、A4组术侧DRG神经元中Nav1.8蛋白表达降低(P<0.05);A2与A1组比较、A4与A3组比较,Nav1.8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与B1组比较,B3、B4组Nav1.8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B2与B1组比较、B4与B3组比较Nav1.8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DRG行PRF可抑制CCI和炎性痛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反应;CCI大鼠术后7d Nav1.8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RF对其无明显影响;炎性痛大鼠术后7dNav1.8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RF可降低炎性痛大鼠Nav1.8 mRNA的表达。
  第二部分:PRF对CCI和炎性痛大鼠脊髓胶质细胞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测PRF对CCI和炎性痛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标记物OX42、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及炎性因子TNF-α、IL-1、IL-6 mRNA表达的的影响。
  方法:
  1、建立CCI和炎性痛模型,48只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A1(Sham-Sham):CCI假手术和PRF假手术;A2(Sham-PRF):CCI假手术和PRF; A3(CCI-Sham):CCI和PRF假手术;A4(CCI-PRF): CCI和PRF。B1(Sham-Sham):炎性痛假手术和PRF假手术;B2(Sham-PRF):炎性痛假手术和PRF; B3(IP-Sham):炎性痛和PRF假手术;B4(IP-PRF):炎性痛和PRF。
  2、各组大鼠均在术前1d和术后1、3、5、7d测量术侧PWT和大PWL;术后4d接受PRF或PRF假手术。
  3、术后7d RT-PCR检测OX42、GFAP、TNF-α、IL-1及IL-6 mRNA在各组大鼠L4-L5脊髓内的相对表达量。
  结果:
  与A1组比较,A3和A4组大鼠脊髓OX42、GFAP、TNF-α和IL-1mRNA表达升高(P<0.05);与A3组比较,A4组OX42、GFAP、TNF-α和IL-1mRNA表达降低(P<0.05); IL-6 mRNA在A1-A4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
  与B1组比较,B3和B4组大鼠脊髓OX42、GFAP、TNF-α、IL-1和IL-6mRNA表达升高(P<0.05);与B3组比较,B4组OX42、GFAP、TNF-α、IL-1和IL-6 mRNA表达降低(P<0.05)。
  结论:
  PRF可降低CCI和炎性痛大鼠脊髓内OX42、GFAP和炎性因子的表达。
  第三部分:CT引导下DRG行CRF和PRF治疗胸背部PHN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CT三维重建引导下DRG行连续射频(CRF)和脉冲射频(PRF)对胸背部PHN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胸背部PHN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n=40):对照组(C组)、连续射频组(CRF组)、脉冲射频组(PRF组)。根据脊神经节段性分布确定神经痛受累节段,三组均在CT三维重建引导下行经皮椎间孔内穿刺,C组作为对照组单纯注射复方倍他米松,CRF组和PRF组分别行近DRG CRF和PRF各360秒钟后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分别于术前(T0)、术后1d、7d、1、3个月(T1-4)进行VA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SIS)和简化麦吉尔评分(SF-MPQ),观察疗效、复发率和并发症。
  结果:与T0比较,C组术后T1-2、CRF组和PRF组术后T1-4VAS、SIS和SF-MPQ均降低(P<0.05);与C组比较,CRF组和PRF组T1-4 VAS、SIS和SF-MPQ均降低(P<0.05)。C组、CRF组和PRF组术后3个月复发率分别为57%、33%、39%; CRF组13例出现神经支配区感觉减退,5例出现痛性麻木,1例出现神经损伤伴同侧下肢感觉和运动障碍, PRF组6例出现神经支配区感觉稍减退,而无神经、脊髓损伤等并发症。
  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间孔内DRG行CRF和PRF治疗胸背部PHN术后3个月内均能达到确切效果。CRF术后复发率较低,PRF术后并发症较少于CRF、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DRG行PRF可抑制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炎性痛的痛敏反应,PRF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反应并进一步抑制脊髓内炎性因子的释放达到镇痛、抗炎双重作用。PRF可能对炎性痛大鼠DRG内Nav1.8钠离子通道产生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