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老年院内血流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和预后分析
【6h】

老年院内血流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和预后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1.2 数据收集

1.3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基本特征

2.3血流感染的病原谱

2.4 混合血流感染

2.5耐药分析

3.讨论

3.1 病原学

3.2 常见病原菌的药敏分析

3.3 预后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老年血流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和诊治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老年院内血流感染的病原学及耐药特点,探讨影响老年血流感染90天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为临床医师对于老年血流感染患者的预后评价提供依据,降低病死率。
  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老年病房送检的血培养结果为阳性的病例,回顾性分析符合血流感染诊断标准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人口学特征、感染来源、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病原体种类、药敏结果、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统计。根据患者90天的疾病转归,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病原学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来确定影响老年血流感染90天预后的相关因素。
  结果:共收集血培养结果为阳性的病例226例,符合本研究纳入排除标准的病例资料共160例,其中男125例,女35例,平均年龄(85.97±6.17)岁,共分离出193株菌株,包括革兰阳性菌79株(40.9%),革兰阴性菌80株(41.5%),真菌34株(17.6%)。30例患者为混合菌感染(18.8%)。常见病原体的前五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24.4%)、大肠埃希菌(15.0%)、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4.5%)、屎肠球菌(5.7%)、肺炎克雷伯菌(5.2%)。甲氧西林耐药菌株在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比例分为93.6%、75.0%。葡萄球菌属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肠球菌属中检出1株对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阳性检出率高于肺炎克雷伯菌(65.5%VS45.5%)。肠杆菌科细菌中发现1株对厄他培南耐药的阴沟肠杆菌。血流感染常见的感染来源主要是中心静脉导管、呼吸道和泌尿道。老年血流感染90天全因死亡率为33.1%。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存活组(88.06±5.94 VS84.93±6.05,P=0.002,t=-0.391)。死亡组中混合感染、慢性肺病、肾脏疾病、恶性肿瘤、中心静脉置管、有创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肠外营养、低蛋白血症的患者比例高于存活组(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和主要病原菌的分布上并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59,95%CI1.070~1.255,P=0.000)、混合感染(OR=4.606,95%CI1.526~13.903, P=0.007)、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OR=4.144,95%CI1.449~11.858,P=0.008)、低蛋白血症(OR=3.530,95%CI1.458~8.550,P=0.005)是老年血流感染90天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1.老年血流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是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屎肠球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2.葡萄球菌属中对甲氧西林耐药菌株的检出率较高,但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高度敏感。3.老年血流感染常见的感染来源主要是中心静脉导管、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4.老年血流感染患者的90天全因死亡率为33.1%。5.年龄、混合感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和低蛋白血症是老年血流感染90天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