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浆microRNA-1表达水平与冠心病诊断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6h】

血浆microRNA-1表达水平与冠心病诊断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microRNAs在心血管病研究中的现状及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主要试剂和仪器

3 研究方法

结果

1 血浆miRNA-1表达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2 miRNA-1血浆表达水平与冠脉狭窄病变支数的关系分析

3 冠心病患者血浆miRNA-1相对表达水平的ROC曲线分析

4 血浆miRNA-1与心脏相关生化检查指标的关系

5 血浆miRNA-1表达水平与PCI术后患者发生MACE事件的相关性比较

讨论

1 血浆miRNA-1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2 血浆miRNA-1表达水平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3 血浆miRNA-1表达水平与冠心病患者临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4 血浆miRNA-1表达水平与PCI术后MACE事件的相关性分析

5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microRNAs对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以及诊疗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近年来研究显示血循环中microRNAs(miRNAs)有望作为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新型生物标记物。有研究显示血浆 miRNA-1在缺血心肌细胞中表达上调。然而,血浆miRNA-1是否能作为冠心病诊断及评估预后的一种新型生物标记物,结论尚不明确。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miRNA-1在冠心病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比较血浆miRNA-1在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中的含量差异,比较miRNA-1与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相关临床检查指标的关系。研究比较冠心病患者miRNA-1表达差异与PCI术后MACE事件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本研究纳入天津胸科医院2014年6月-2014年10月收诊并进行冠脉造影术检查治疗的患者共87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30例,年龄58.8±8.5岁。冠心病患者64例(试验组),非冠心病者23例(对照组),冠心病组分为两个亚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组为3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组为33例。采集所有入选患者的外周血,提取总 mi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方法(qRT-PCR)检测出血浆miRNA-1的含量。收集全部入选患者的基本资料(主要包括BMI值、吸烟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家族史)、临床检查指标(cTnI、CK-MB、BNP、LVEF、LV、冠脉Gensini积分等)、冠脉造影术结果。分析血浆中miRNA-1表达差异与冠心病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对所有进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术后随访1年,记录所有发生的MACE事件结果(包括:心绞痛、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靶血管血运重建)。通过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及生存曲线图分析血浆miRNA-1表达水平与PCI术后MACE发生的相关性。
  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浆中miRNA-1的表达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6.009±5.149) vs(0.687±0.222),P<0.05)。冠心病组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AMI组的血浆miRNA-1表达水平(7.045±6.360)显著高于对照组(0.687±0.222)和UAP组(2.773±1.151),两者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UAP组的miRNA-1(2.773±1.151)高于对照组(0.687±0.22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血浆中miRNA-1的表达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各项临床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miRNA-1的表达量与cTnI、CK-MB、CK、CRP、Gensini积分、BNP、LV呈正相关性,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性。冠心病患者miRNA-1表达水平进行ROC曲线分析显示:(1)AMI患者与非AMI者比较,miRNA-1的AUC为0.891(P<0.05)(95%CI,0.810-0.971),miRNA-1的灵敏度为90.8%,特异性为93.3%;(2)AMI患者与UAP患者比较,miRNA-1的AUC为0.780(P<0.05)(95%CI,0.661-0.899),miRNA-1的灵敏度为63.6%,特异性为90.3%;(3)UAP患者与正常者比较,miRNA-1的AUC为1.000(P<0.05)(95%CI,1.000-1.000),miRNA-1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100%。血浆miRNA-1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进行比较:双支、三支病变者的血浆 miRNA-1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患者(7.5248±4.3912 vs2.7023±0.4675;10.0995±7.3954 vs2.7023±0.4675)(P<0.05)。本研究将冠脉病变情况按照 Gensini积分标准进行亚组分析:0分<Gensini积分≤25分组、Gensini积分>25分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 miRNA-1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Gensini积分>25分组的miRNA-1表达量明显高于0分<Gensini积分≤25分组(P<0.05)。PCI术后MACE事件的Log-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首先将随访患者的血浆 miRNA-1表达水平进行分组:Q1:低表达组(25%);Q2:中表达组(50%);Q3:高表达组(25%)。miRNA-1各表达水平组整体累计生存率存在统计学差异(x2=16.671,P=0.000),两两比较显示:与Q1(低表达)组和Q2(中表达)组相比,Q3(高表达)组累计生存率明显减低,存在统计学差异(x2=16.398,P=0.000);与Q2组相比,Q3组累计生存率明显减低,有统计学差异(x2=12.053,P=0.001);Q1组与Q2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x2=0.001, P=0.978)。
  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浆 miRNA-1表达水平上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中miRNA-1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血浆miRNA-1过表达可能参与到冠心病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和过程中,可能与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病变程度存在明显相关性。在冠心病诊断方面,血浆miRNA-1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其可能成为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的潜在新型生物标记物。血浆miRNA-1可能作为评估冠心病患者心功能水平的潜在指标,成为心力衰竭诊断的联合标记物之一。血浆miRNA-1可能作为一种潜在的对PCI术后患者发生MACE事件风险进行评估的预测指标。对冠心病患者血浆miRNA-1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可能会利于筛选出高危患者,并及时作出早期预警及干预治疗,有利于提高 PCI术治疗的预后疗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存率,减少PC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