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现实性研究
【6h】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现实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绪论

1、选题背景及意义

2、研究现状综述

3、论文基本思路

二、相关主流意识形态变化与对外开放思想产生、发展的关系

(一)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

(二)开放以来中国相关主流意识形态的变化

(三)主流意识形态变化是对外开放思想产生、发展的政治前提

三、对外开放思想诞生的社会经济条件

(一)对外开放思想诞生的国内条件

(二)对外开放思想形成的国际条件

四、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相关表述

(二)对外开放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学理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敏锐观察和正确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时代特征,在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沉痛教训的基础上,强调“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创造性地提出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并逐步提出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一系列构想,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现实性研究成果很多。本文研究这个课题是从两个角度切入:一是这一思想产生和提出的思想条件和国内国际经济政治背景。从思想条件上看,主流意识形态中关于对世界秩序的承认和接受程度是重要的思想前提。面对既定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无论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对其是否满意和认同,但首先都必须面对和正视。不接受就不可能参与到世界秩序的重构之中。而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相关思想恰恰是从承认世界秩序到参与世界秩序和倡导世界秩序的脉络。这为对外开放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实践提供了宽阔的平台。二是关于对外开放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关系。如果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之外的策略,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就有开放与封闭的不同选择。历史证明,封闭就会导致社会主义的发展受阻。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开放性。社会主义虽然是和资本主义对立的体系,但它必须吸取全人类包括资本主义的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才能生存和发展,并自我完善。开放的属性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之一。从这个角度看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现实性是十分重要的。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内涵。科学开放观的提出,是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理论开放思想的进一步完善。科学开放观与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开放观一脉相承,具有鲜明的全球战略视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