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无证无照生产食品的监管研究
【6h】

无证无照生产食品的监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一、无证无照生产食品监管的基本理论分析

(一)无证照生产食品的概念界定

1.无证无照生产食品概念

2.无证无照生产食品的监管

(二)政府监管的内涵分析

(三)无证无照生产食品监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满足监管的条件

2.政府职能体现及保护人权的象征

3.维护食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我国对无证无照生产食品行为的监管现状分析

(一)监管所依据的法律

(二)监管主体及职能

(三)监管权行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1.监管法律依据问题

2.监管主体间职责不清问题

3.其他方面问题及原因

三、其他国家食品监管模式和经验借鉴

(一)食品监管的几种典型模式

1.丹麦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2.美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3.英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二)其他国家食品监管的经验

1.完善监管体系建设

2.完善的法律和标准体系

3.提高检测水平和经费投入

四、完善无证无照食品监管的法律对策

(一)规范监管主体明确监管职责

(二)明确无证无照监管的标准

1.健全食品安全应急体系

2.完善我国食品标准体系

3.配套规定的完善

4.严格监管程序

(三)加强监管机构内部监督制度

1.我国内部监督弊端

2.监督权的运用

3.监督程序合理

4.从立法层面加以确认

(四)鼓励监管参与

1.消费者参与的促进作用

2.实现举报奖励机制

3.发挥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

4.新闻媒体的监督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无证无照生产食品存在地点隐蔽不容易发现、食品原料采购来源不明、滥用添加剂、不经过任何检验程序、食品危害性大等特点。本文主要阐述目前我国政府监管部门对无证无照生产食品的监管现状、存在弊端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并通过对国际上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上一些好的经验及做法进行借鉴,提出我国应从哪些方面完善管理,最终使消灭无证无照生产食品行为,最大限度的防止食品安全问题,保证我国公民在饮食上的健康的同时,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本文首先结合我国实际对无证无照生产食品的监管进行阐述,其次通过实际监管经验从法律依据、主体职责、检测手段、执法能力等方面找出监管中存在的弊端,再次介绍了国外监管食品安全比较好的经验提出我国应从明确监管主体职责、监管标准、内部监管监督、鼓励监管参与几方面来完善我国的监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