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外档案鉴定机制的比较研究
【6h】

中外档案鉴定机制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1.2.1 国内研究情况

1.2.2 国外研究情况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基本思路

1.3.2 基本研究方法

第二章 档案鉴定机制的理论辑要

2.1 档案鉴定机制的内涵

2.2 档案鉴定机制的理论基础

2.2.1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2.2.2 档案价值鉴定理论

第三章 国内外档案鉴定机制简介

3.1 国内档案鉴定机制的发展沿革

3.1.1 经验工作阶段

3.1.2 初期发展阶段

3.1.3 成熟发展阶段

3.2 国外档案鉴定机制的发展沿革

第四章 国内外档案鉴定机制的比较

4.1 档案鉴定程序比较

4.2 档案鉴定组织机构的比较

4.3 档案鉴定人员比较

4.4 档案鉴定标准比较

第五章 对我国档案鉴定机制的启示

5.1 合理划分档案鉴定过程,建立双重价值鉴定机制

5.2 借鉴国外文件中心经验,完善我国档案鉴定组织机构

5.3 开放档案鉴定的权利主体,使档案部门人员提前参与

5.4 丰富和完善档案保管期限表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在社会活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作为原始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档案承担着记录社会集体记忆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社会认同的形成、延续社会记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档案鉴定的过程即为社会记忆重新整合建构的过程。档案鉴定又被称为最具有挑战性的档案工作,美国档案学者莫斯曾说过:“鉴定是档案工作整个系列决定中第一个关键性决定,是随后所有决定得以产生的基础,因而是档案工作的首要职能,鉴定的重要性居第一。”
  档案鉴定工作是完全是按照档案鉴定机制开展进行的,而档案工作鉴定机制归根结底是由国家历史发展、工作实践决定的。档案鉴定机制是连接档案鉴定基础理论和档案鉴定工作实践的重要结合点。如果没有档案鉴定有效的运行机制,档案鉴定工作就不能有效的开展。档案鉴定工作的运行机制是指档案鉴定流程、档案鉴定组织管理方法。为了使档案鉴定工作能够正常顺利的开展,保证档案鉴定工作的质量,使档案鉴定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监督地进行,必须确立档案鉴定工作的运行机制,从而保证鉴定工作的经常化、程序化、规范化。
  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国内外档案鉴定机制具体运行模式进行分析,并置于档案鉴定实践与理论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同时结合我国当前鉴定工作模式的现状来思考我国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我国当前的档案鉴定工作的情况,从档案鉴定程序、档案鉴定组织机构、档案鉴定人员以及档案鉴定标准层面切入,进而做国内外比较研究。发现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档案鉴定工作不是很完善,档案馆藏数量激增、质量不高的现象一直存在。因此,合理完善我国档案鉴定机制的问题就极为突出。本文就是对比分析中外档案鉴定工作中的差异,从理论和实践多角度出发,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发展和完善我国档案鉴定机制。

著录项

  • 作者

    袁丽萍;

  •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 学科 情报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桑毓域;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鉴定;
  • 关键词

    中外档案; 鉴定机制; 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