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6h】

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4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5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2章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相关理论及特征

2.1职住平衡理论

2.2产业集聚理论

2.3产城融合发展的概念

2.4产城融合发展特征

第3章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案例及演变规律分析

3.1产业园区案例分析

3.2产业园区产城融合演变规律分析

第4章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产城融合评价及发展路径分析

4.1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产城融合评价

4.2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发展路径分析

第5章研究结论及展望

5.1本文主要结论

5.2下一步深化研究的思考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前,中国在国外建立的已通过确认考核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园区已达20个,每个产业园区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所在国家发展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等背景的不同,“产城融合”发展的路径、模式各有所不同,但不同国家、地区的产业园区发展存在一定的规律,相互之间有可以借鉴的经验,研究总结国内外产业园区发展的规律将对现存园区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属于中国第一批在国外建立产业园区的成功案例,研究其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及“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径、模式对中国海外园区的建设以及研究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本文基于“产城融合”的角度,梳理了中国泰达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及特征,总结归纳了产业园区的演变规律及特征,通过分析产城融合的理论基础、发展策略和影响因素,建立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发展的现状、历程进行梳理,并分析了其产城融合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及产城融合度;最后探讨了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及可行性建议。产城融合发展是中国海内外产业园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模式,境外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必须得到驻在国政府的支持,同时境外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带动了所在驻在国区域的经济稳定发展,并带去了发展经验,是两国互惠互利、长足发展的有效模式。

著录项

  • 作者

    王红梅;

  •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 学科 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孟广文;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752.741.1;
  • 关键词

    对外贸易; 产城融合; 中国; 埃及;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