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FI项目决策与招标评价方法研究
【6h】

PFI项目决策与招标评价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绪论

1.1本文的研究背景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4本文的创新点

1.5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PFI的基础理论

2.1 PFI的产生背景及其相关概念

2.2 PFI相关概念的界定

2.3 PFI的发展历程

2.4 PFI的项目分类与实施模式

2.5 PFI项目参与方及其工作分工

2.6 PFI的工作流程与实现过程

2.7 PFI模式的融资分析

2.8 PFI模式下的风险分担

2.9 PFI的合同与合同管理

本章小结

第三章PFI在英国的实践与总结

3.1英国实施PFI的回顾

3.2 PFI项目实施效果的调查与评价

3.3 PFI项目调查的综合结论

3.4 PFI项目成功要素的分析与总结

3.5公共部门比较值(PSC)方法简述

第三章小结

第四章PFI项目预期成功度评价

4.1 PFI项目预期成功度评价概述

4.2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4.3 PFI项目预期成功度模型的构建

4.4算例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PFI项目招投标评价

5.1招投标概述

5.2 PFI项目招投标及其特点

5.3反映PFI特点的评标模型的构建

5.4应用实例

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束语

6.1本文总结

6.2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19世纪80年代,包括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在内的行政管理体制弊端凸显,矛盾日益尖锐,为适应时代变革的要求,一股公共行政改革的潮流席卷了西方发达国家。自90年代起,英国公共部门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政府垄断的公共领域,公共部门的权力向民间转移,民间业者通过竞争招标承担公共事务,从而形成以民间资金为主导的、低成本高质量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PFI。PFI是公共部门与民间“协业”的制度创新。在PFI机制下,凡是需要通过税收来建设、保养的公共产品,公共部门仅限于政策计划的制定,而在其设计、资金调配、管理运营等方面尽可能委托给民间。90年代中期以来,PFI在英国几乎涉及到所有公共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显著增大,城市高速公路、高架桥、大型停车场、地下铁路、污水处理设施、医疗急救中心等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都亟待建设。资金的巨额缺口使得拓宽公用事业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成为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PFI这一新的融资和建设模式成为解决公共项目多渠道融资的一个必然选择。然而,民间资金进入公共领域是否意味着低成本高质量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自然形成?回答是否定的。从中国BOT的试点来看,由于缺乏对BOT的客观认识和有效的评价方法,导致中国实施BOT的效果并不理想。如在上海黄浦延安东路隧道复线实施中给予外商过多的优惠及投资回报率的担保导致国家利益的损失和BOT本身的机制特点不能有效发挥。 从这个视角来看,建立科学的决策和评价方法对于PFI项目的成功施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深入研究PFI的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项目前期的决策与评价模型。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对PFI的概念、特征、项目分类以及实施方式进行系统研究,对该模式下的风险分配、合同结构进行了专题分析,构建系统化的PFI理论基础。 在对PFI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借鉴英国的实践成果,从中提炼PFI项目的一般性成功要素。并以此为基础构建PFI项目预期成功度评价模型,最终为项目初期的模式选择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对PFI的机制特点进行剖析,建立适合于PFI项目招标评价的二阶段评价模型。该模型从价值工程的思想出发,利用DEA模型适合对投入产出类单元进行评价的优点,同时结合灰色关联分析的使用,有效克服了DEA方法不能进行排序的问题,该模型为PFI项目的评标决策提供了一个科学化、数量化的方法支持。另外,本文为每个决策和评价方法都作了算例分析,提高了方法的可操作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