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蝴蝶君》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6h】

《蝴蝶君》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2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David Henry Hwang and M. Butterfly

1.3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 of the Study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of and Post-Colonial Feminism in M. Butterfly

2.1 Literature Review

2.2 Post-Colonial Feminism Theory in M. Butterfly

Chapter Three Post-Colonialism Reflected in Song Liling and Gallimard

3.1 Marginalization Reflected in Song Liling

3.2 Discourse Subversion Between Song Liling and Gallimard

3.3 Orientalized East Reflected in Song Liling

Chapter Four Feminism Reflected in Song Liling

4.1 Oriental Stereotyped Woman in M. Butterfly

4.2 Cio-Cio-San’s Butterfly Materialization Reflected in Song Liling

4.3 Androgyny Reflected in Song Liling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Profile of the Study

5.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5.3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on M. Butterfly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蝴蝶君》是黄哲伦的代表作,体裁为戏剧。黄哲伦创作这部戏剧的灵感来自于当时的一则新闻,一个法国外交官爱上了一个中国的女演员,而这个女演员后来却被证明她不仅仅是个间谍还是个男人。黄哲伦将这个新闻与歌剧《蝴蝶夫人》联系起来,并对其进行解构。这部戏剧涉及到民族和种族、东方与西方、性别和政治、身份和认同、殖民与后殖民,以及其他重大命题。并且,由于宋丽伶这个特殊的角色—男扮女装,从而《蝴蝶君》也表现出一定的女性主义的因素与观点。然而,关于《蝴蝶君》的国内研究大多聚焦于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其他视角,针对女性主义因素的研究成果较少,由后殖民主义视角分析其中的女性主义观点的研究则更甚。
  本文将主要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分析体现于《蝴蝶君》中的女性主义观点。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章针对黄哲伦和《蝴蝶君》进行概述,并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背景。第二章介绍《蝴蝶君》的文献综述和相关的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理论——后殖民女性主义。本文运用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分析女性主义观点。第三章对《蝴蝶君》展开后殖民主义分析。本文主要分析《蝴蝶君》中体现的边缘化和话语颠覆等后殖民主义的内容。第四章主要分析后殖民女性主义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女性主义。本文将针对东方女性的刻板形象、女性的“物化”、雌雄同体这几个方面展开讨论。第五章对本文进行总结,并指出本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及研究局限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