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汽车业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中的技术溢出研究
【6h】

中国汽车业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中的技术溢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产品内国际分工

1.2.2 外商直接投资

1.2.3 汽车业

1.2.4 FDI技术溢出

1.3 文献综述

1.3.1 有关产品内国际分工技术溢出的研究

1.3.2 有关产品内国际分工技术溢出对中国汽车业影响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1.4.2 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国汽车业概况

2.1 中国汽车业概述

2.2 中国汽车业发展历程

2.2.1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汽车业发展(1901-1949)

2.2.2 计划经济阶段中国汽车业的发展(1949-1978)

2.2.3 改革开放后引进技术阶段中国汽车业的发展(1978-1992)

2.2.4 中国汽车业高速发展阶段(1992-2014)

2.3 汽车业产品内国际分工现状

2.3.1 汽车业产品内分工模式演进

2.3.2 中国汽车业产品内国际分工现状

2.4 中国汽车业的技术发展

2.4.1 FDI进入前中国汽车业的模仿创新

2.4.2 FDI进入后的技术发展

第三章 产品内国际分工技术溢出的相关分析

3.1 技术溢出的相关理论分析

3.2 产品内国际分工对汽车业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参与产品内分工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

3.2.2 低技术国家的吸收能力

3.2.3 东道国市场竞争程度

3.3 产品内国际分工对汽车业技术溢出的渠道分析

3.3.1 示范与模仿效应

3.3.2 竞争效应

3.3.3 劳动力流动溢出效应

3.3.4 产业关联效应

第四章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技术溢出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研究

4.1 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溢出的具体分析

4.1.1 引进技术阶段的影响

4.1.2 高速发展阶段的影响

4.2 FDI对汽车业影响实证分析

4.2.1 研究方法

4.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4.2.3 实证分析

4.2.4 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章 产品内国际分工下中国汽车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5.1 基于产品内国际分工下的政策建议

5.1.1 提高吸收能力

5.1.2 加强政策引导

5.1.3 注重人才培养

5.1.4 培养产业集群

5.1.5 加强自主研发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产品内分工是国际分工的最新形式。随着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跨国公司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最优配置,产品内分工就是全球资源最优配置的结果。汽车业被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发展的基础,因汽车业不仅对冶炼、锻造、加工、数控、合成材料、橡胶、电子等行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方面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中国最初是在“以市场换技术、以市场换资本”的指导思想下,采用合资的形式发展中国汽车业,这种合资形式使得中国汽车产品成为国际分工的结果。但是,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份额的下降以及占据的主要是低端市场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怀疑当初汽车业引进外资战略的有效性,产品内分工能否有效促进中国汽车技术的进步?以市场换来技术最后的结果换来技术了吗?
  本文通过对中国汽车业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中的技术溢出的研究来回答以上问题。
  文章首先梳理了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历程,然后介绍了产品内分工技术溢出的相关理论、溢出渠道和影响技术溢出效果的相关因素。根据中国汽车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分析了不同阶段技术溢出的主要溢出渠道和主要影响因素,最后通过一个实证模型来检验FDI技术溢出的情况。
  结果表明,在高速发展阶段FDI对中国内资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并不存在均衡关系,即在这个阶段FDI对中国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不显著。根据FDI技术溢出检验模型的结果,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