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治理模式研究——基于纳什均衡理论视角
【6h】

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治理模式研究——基于纳什均衡理论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阐述

2.1.1 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概述

2.1.2 网络舆情的政府治理概述

2.2 相关理论阐述

2.2.1 博弈理论

2.2.2 纳什均衡理论

2.2.3 蝴蝶效应理论

2.2.4 沉默的螺旋理论

第三章 基于纳什均衡理论对我国网络舆情治理模式的探析

3.1 博弈主体的特征

3.1.1 政府的权力有限

3.1.2 网络媒体的“个人”偏好

3.1.3 公众的从众心理

3.2 基于纳什均衡理论案例分析政府与网民博弈关系

3.2.1 囚徒困境博弈中的纳什均衡

3.2.2 政府与网民的博弈模型

3.2.3 “8·12天津塘沽爆炸”中政府与网民的博弈模式分析

3.3 “8·12天津塘洁爆炸”中我国政府治理网络舆情的困境

3.3.1 自媒体“抢先”官方舆论显被动

3.3.2 官方信息披露与公众期待相距甚远

3.3.3 事故谣言多发搅局救援进程

3.3.4 “舆情搭车”现象加剧事故处置复杂性

3.3.5 境内外媒体报道有别

3.4 我国网络舆情治理模式中困境的成因分析

3.4.1 信息公开不足

3.4.2 网络谣言干扰

3.4.3 网络舆情的非理性

3.4.4 预警手段落后

第四章 纳什均衡理论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完善与思考

4.1 国外网络典惰治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4.1.1 美国的“技术和立法先行”治理模式

4.2.2 新加坡的“政府严格管理”治理模式

4.1.3 韩国的“网络实名制”治理模式

4.2 政府与网民共同合作的网络舆情治理模式的完善

4.2.1 完善政府网络舆情管理制度

4.2.2 加强政府与网民的沟通互动

4.2.3 完善政府与网络社会的沟通机制

4.2.4 健全政府网络舆情治理机制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社会目前正处转型期,社会矛盾冲突激烈,是突发事件高发时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突发事件爆发后,大多数网民通过网络对突发事件发表言论进行讨论,在网络社会中形成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已成为现实社会社情民意的反映,同时也对现实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的发展为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影响着公共政策的进程。近年来,国内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能够迅速形成网络舆情,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舆论压力,许多政府部门在处理应对上经常表现出缺乏判断及应变能力,导致出现舆情喷涌,公众不良情绪漫延等问题。
  本文从政府的治理角度出发,以纳什均衡理论为基础,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与网民的博弈关系,归纳出政府与网民共同合作的网络舆情治理模式。通过案例分析“8·12天津塘沽爆炸”案例中政府与网民的博弈模式以及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困境和成因,结合国外网络舆情治理模式的启示,基于纳什均衡理论,完善政府与网民共同合作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