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研究
【6h】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方法及思路

1.4研究内容

1.5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PPP融资模式及物有所值评价概述

2.1 PPP融资模式概述

2.2轨道交通PPP模式的意义及运作模式

2.3物有所值评价概述

第三章轨道交通PPP项目VFM定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3.1物有所值(VFM)定量评价基本流程

3.2物有所值(VFM)定量评价假设及基本构成

3.3 PSC的组成及测算

3.4影子报价PPP值的组成及测算

第四章轨道交通PPP项目VFM定量评价关键因素分析

4.1物有所值(VFM)定量评价中折现率的确定

4.2风险分担

4.3风险量化

第五章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VFM评价案例应用

5.1项目概况

5.2物有所值(VFM)定量评价参数选取

5.3 PSC值的测算

5.4 PPP值的测算

5.5 VFM值的计算

5.6物有所值(VFM)评价结论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6.2研究局限

6.3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拥堵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国家开始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它具有着高效率、低污染、环境友好等特点,能够确保城市良好、快速、可持续发展。但是轨道交通建设投资量巨大,导致国家财政资金已难以满足其建设发展,利用PPP融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能够解决这一矛盾,有效缓解财政压力。然而PPP模式只是一种提供基础设施建设或服务的模式之一,政府不能一味的选择PPP融资模式,需要在项目识别前做好物有所值(VFM)评价,以确定PPP模式优于传统建设模式。 物有所值评价是判断是否可采用PPP模式代替传统的政府提供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产品的一种评价方法。在投资建设前进行物有所值分析评价,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可以避免盲目使用PPP模式造成的“物非所值”现象发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基于对PPP融资模式以及物有所值定量评价等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的研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的具体特征,构建了轨道交通PPP项目的物有所值定量评价模型,提出了该模型中两大组成部分—公共部门比较值(PSC)及影子报价PPP值的基本组成及计算方法,并对折现率、风险量化等定量评价的关键点进行分析,最后将新构建的模型应用于天津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PPP项目,根据具体资料和数据分析该项目物有所值(VFM)定量评价,希望为政府判断是否采用PPP模式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提供科学的可量化的依据。

著录项

  • 作者

    孙海燕;

  • 作者单位

    天津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天津工业大学;
  • 学科 工程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雷怀英;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PPP项目;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