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蒙煤系硬质高岭土的改性及其在FCC催化剂中应用研究
【6h】

内蒙煤系硬质高岭土的改性及其在FCC催化剂中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煤系高岭土的结构特点及其在FCC催化剂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1.1煤系高岭土的结构特点

1.1.2煤系高岭土在FCC催化剂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2 FCC催化剂对高岭土的要求

1.2.1晶体结构(有序度)

1.2.2化学组成

1.2.3物理化学性质

1.3煤系高岭土与苏州土的差异

1.4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实验部分

2.1化学试剂与原料

2.2样品的制备

2.2.1实验原料的准备

2.2.2不同n(SiO2)/n(Al2O3)酸处理土的制备

2.2.3催化剂的制备

2.2.4碱改性土的制备

2.3样品化学组成的测定

2.3.1铝浸出率的测定

2.4.2硅浸出率的测定

2.5表征方法

2.5.1 X-射线衍射(XRD)实验

2.5.2 DTA-TG实验

2.5.3 29Si、27Al MAS NMR表征

2.5.4比表面积和孔径表征

2.5.5酸性表征(吡啶—TPD)实验

2.6裂化评价

2.6.1实验装置

2.6.2实验方法

2.6.3实验条件

2.6.4产物分析方法

第三章酸处理对不同高岭土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3.1内蒙土与苏州土的差别

3.2内蒙土与苏州土n(SiO2)/n(Al2O3)变化对其性能的影响

3.2.1n(SiO2)/n(Al2O3)对高岭土物化性能的影响

3.2.2酸处理土的n(SiO2)/n(Al2O3)对其酸性的影响

3.2.3硅铝比对其裂化活性的影响

3.3酸处理土n(SiO2)/n(Al2O3)变化对其相应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3.1催化剂合成过程各组分晶相变化

3.3.2酸处理土n(SiO2)/n(Al2O3)变化对其相应催化剂酸性的影响

3.3.3酸处理土n(SiO2)/n(Al2O对其相应催化剂裂化活性的影响

3.4酸处理内蒙土含量对其相应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4.1酸处理土含量对其相应催化剂表面酸性的影响

3.4.2酸处理土含量对半合成催化剂裂化性能的影响

3.5本章小节

第四章内蒙古硬质高岭土的碱改性研究

4.1碱处理条件的选择

4.1.1煅烧温度的影响

4.1.2碱浓度的影响

4.1.3碱处理时间的影响

4.2 n(SiO2)/n(Al2O3)对碱改性高岭土性能的影响

4.2.1物化性能变化

4.2.2酸性变化

4.2.3裂化结果与讨论

4.3本章小节

第五章酸碱改性内蒙高岭土性能比较

5.1酸、碱改性条件比较

5.2酸、碱改性高岭土的29Si、27Al MAS NMR研究

5.2.1内蒙古原土的29Si、27Al MAS NMR谱

5.2.2酸改性过程中29Si、27Al MAS NMR谱图变化

5.2.3碱改性过程中29Si、27Al MAS NMR谱图变化

5.3内蒙古高岭土酸碱改性后的性能差异

5.3.1孔结构变化的比较

5.3.2酸性的比较

5.3.3裂化活性的比较

5.4本章小节

第六章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本文创新之处及特色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课题主要研究了酸碱改性方法对内蒙古煤系硬质高岭土(内蒙土)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在酸改性过程中,重点对比分析了内蒙土和苏州土结构和性能变化趋势的差别.制各不同,n(SiO<,2>)/n(Al<,2>O<,3>)酸改性土,并将酸改性土与一定量高岭土原土及PREHY分子筛以半合成方法合成FCC催化剂.利用BET方法测试了酸改性土的比孔容,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的变化,并分别对酸改性土和FCC催化剂进行了吡啶-TPD表征和裂化活性测试.实验表明:当n(SiO<,2>)/n(Al<,2>O<,3>)<20时,随着n(SiO<,2>)/n(Al<,2>O<,3>)的增加,两种土的孔容和比表面积,表面酸量和裂化活性都显著增加;当n(SiO<,2>)/n(Al<,2>O<,3>)>40时,两种高岭土孔容、比表面积、表面酸量和裂化活性数值都趋于稳定,孔径主要集中在3~10rim之间;相同n(SiO<,2>)/n(Al<,2>O<,3>)时,内蒙土的酸强度高于苏州土,裂化性能也优于苏州土;FCC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和裂化活性与其所含的高岭土的n(SiO<,2>)/n(Al<,2>O<,3>)有关:增加FCC催化剂中酸处理土含量可以增加FCC催化剂裂化性能. 在碱改性的过程中,利用NaOH溶液对内蒙土进行碱改性,制各不同n(SiO<,2>)/n(Al<,2>O<,3>)的碱改性土,对其进行了XRD,BET,吡啶-TPD表征和裂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随着n(SiO<,2>)/n(Al<,2>O<,3>)的减小,孔径分布宽化,比孔体积减小,比表面积、表面酸性和裂化活性均增加.利用<'29>Si.和<'27>Al MAS NMR研究了内蒙土煅烧和酸碱改性过程中Si、Al原子环境的变化,并比较了酸、碱改性内蒙土的性能差别:不同形态的铝原子酸碱反应活性不同,酸活性顺序为Al(V)>Al(VI)>Al(IV),碱活性顺序为Al(VI)>Al(IV);酸碱改性都可以使高岭土获得2~8nm.的孔径分布;酸改性土的酸性位数量和强度均高于碱改性土;碱改性高岭土的裂化性能优于酸改性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