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脂质组学研究两种红豆杉细胞磷脂代谢的差异
【6h】

脂质组学研究两种红豆杉细胞磷脂代谢的差异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膜脂的生理功能及结构

1.1.1膜脂的分类

1.1.2膜脂的结构

1.1.3膜脂的生理功能

1.2脂质组学概述

1.3脂质组学的研究策略

1.3.1质谱在脂质组学的定性研究中的运用

1.3.2质谱在脂质组学的定量研究中的运用

1.3.3脂质组学的其他研究策略

1.4课题的研究目标、意义和创新性

第二章液质联用分析细胞磷脂方法的确定

2.1材料与方法

2.1.1实验材料

2.1.2红豆杉细胞的培养

2.1.3红豆杉细胞磷脂的提取

2.2结果与讨论

2.2.1质谱参数的确定

2.2.2色谱方法的选择

2.2.3色谱条件的优化

2.2.4讨论

2.3小结

第三章红豆杉细胞磷脂图库的建立

3.1材料与方法

3.1.1实验材料

3.1.2实验溶液的配制

3.1.3磷脂的提取

3.1.4磷脂的结构分析

3.2结果与讨论

3.2.1红豆杉中磷脂种类的分析

3.2.2红豆杉中各磷脂分子结构的确定

3.2.3讨论

3.3小结

第四章两种红豆杉细胞磷脂代谢差异的比较

4.1材料和方法

4.1.1实验材料

4.1.2实验溶液的配制

4.1.3磷脂的提取

4.1.4红豆杉细胞中磷脂总量的测定

4.1.5磷脂含量的测定

4.1.6 HPLC/ESI/MS检测线性范围及重现性的确定

4.1.7多元统计分析

4.2结果与讨论

4.2.1预备实验

4.2.2红豆杉细胞磷脂含量的测定

4.2.3两种红豆杉细胞磷脂差异的分析

4.3小结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5.2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 谢

展开▼

摘要

为了研究正常生长的东北红豆杉细胞和自发凋亡的南方红豆杉细胞磷脂代谢的差异,本课题运用液质联用技术(HPLC/ESI/MSn)从脂质组学(lipidomics)的角度,对两种红豆杉细胞磷脂代谢进行了系统水平的研究。 主要研究结果为:(1)建立了以HPLC/ESI/MSn为基础的高通量、高灵敏度及高分辨率的研究红豆杉细胞磷脂的分析方法;(2)发现了红豆杉细胞中至少含有6类(class)84种(species)磷脂分子,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红豆杉细胞的磷脂图库。同时新发现了红豆杉细胞内的磷脂含有特殊的多不饱和长碳链,如C20:3及C20:4等;(3)测定了东北红豆杉细胞正常生长和南方红豆杉细胞自发凋亡过程中磷脂含量的变化,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对主要的77种磷脂的代谢变化进行研究。该方法能明显区分自发凋亡的南方红豆杉细胞与正常生长的红豆杉细胞,确定了PC和PA两类磷脂是主要的生物标志物群,且在第一主成分上呈强负相关,揭示了PC和PA的代谢异常可能在南方红豆杉细胞自发凋亡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基于PA是重要的第二信使,参与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激活MAPK等下游路径。推断引起南方红豆杉细胞磷脂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其细胞中的磷脂酶D被激活、作用于PC,将其降解为PA,最终导致细胞的自发凋亡。为进一步发掘磷脂在南方红豆杉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建立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