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外生态村社的社会、经济可持续性研究
【6h】

国外生态村社的社会、经济可持续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论

1.1课题的提出

1.2发展及研究现状

1.2.1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课题的研究范围,内容,方法和意义

1.3.1课题的研究范围

1.3.2课题的研究内容

1.3.3课题的研究方法

1.3.4课题的研究意义

1.4课题研究所涉及的学科

1.4.1社会学

1.4.2经济学

1.4.3生态学

1.5课题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生态村社总体设计及理论思想

2.1生态村社及整体性设计原则

2.1.1生态村社的定义

2.1.2整体性的设计原则

2.2生态村社与可持续发展社区的辨析

2.3生态村社的总体规划设计

2.4生态村建设的建议

2.4.1罗伯特·吉尔曼(Robert Gilman)的思想

2.4.2戴安娜·克里斯蒂安(Diana Christian)的思想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生态村社经济的可持续性

3.1可持续经济原理

3.1.1生态经济的启示

3.1.2循环经济的启示

3.1.3自然资本论的启示

3.2资金的筹措方式

3.3经济的自给自足

3.3.1培养当地社区企业

3.3.2建立当地货币流通系统

3.3.3物品服务交换系统LEST

3.4个案研究——澳大利亚Somerville生态社区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生态村社的社会可持续发展

4.1综述

4.2设计基本原理

4.2.1土地的混合利用

4.2.2永续农业

4.2.3绿色交通系统

4.2.4适合于步行的社区

4.2.5邻里型社区规划

4.2.6社区发展的多样性

4.3生态村社内部的凝聚力——公众参与

4.3.1公众参与设计建造

4.3.2决议的共同制定

4.3.3居民的自我管理

4.3.4对公众的教育和培养

4.4社区归属感与规划设计

4.4.1设置社区级的学校

4.4.2设置公屋

4.4.3界定社区

4.4.4易于交流的住宅

4.4.5有生气的安全的开放空间

4.5个案研究-美国Civano生态村社

4.6本章小结

第五章中外生态村社比较及对于我国生态村社发展展望

5.1我国生态村发展的现状

5.1.1分类

5.1.2特点与不足

5.2中外生态村社的对比

5.3国外生态村社对于中国的启示

5.3.1从物质到精神,多层面研究生态村社

5.3.2多方面筹集资金,扶持生态村社发展

5.3.3大力开发生态村社的示范工作,鼓励公众参与

5.3.4改善社区规划师制度

5.4对我国生态村社发展的展望

5.4.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4.2建设城市生态社区

5.4.3改建城市旧的社区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 谢

展开▼

摘要

鉴于城市的无限扩张,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的过度消耗,社会隔离的加剧等诸多问题,生态村社作为一种全新的解决方式,于20世纪60年代在欧美等国应运而生。它是在整体性原则指导下的一种生态,经济和社会全面综合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生活模式。生态村社通过融合自然技术和现代技术,采用经济自给自足的方式和提倡公众参与建设,管理社区,来创造舒适,有吸引力的,各方面综合可持续发展的社区。 本论文针对以往设计理论纯学术研究的局限性,运用社会学,生态学,经济学等理论,结合显示需求进行跨学科研究;通过比较研究国外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生态村社实例,对其中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弥补我国在建筑规划领域及其他方面对生态村社方面的研究的缺环,为我国的新农村和城市生态社区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论文首先阐明了生态村社的历史发展和研究现状;分析了其总体设计及理论思想:结合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对生态村社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阐述;通过比较分析大量实例,得出其经济得以自给自足的方式;在对社会可持续性的研究中,论文结合其他相关学科,分析了其设计原理,重点解释了公众参与的核心内容,并从专业的角度诠释了建筑设计对社会归属感的促进作用。最后基于我国生态村社发展的现实状况,与国外生态村社进行分析比较,揭示其对我国发展的启示,探讨生态村社在中国未来发展的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