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EMS前置通讯子系统的设计
【6h】

EMS前置通讯子系统的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 SCADA技术及电力调度自动化通讯系统技术的发展

1.3系统的设计要求

1.4系统的功能

1.5论文的工作和组织结构

第二章EMS前置通讯系统的总体设计

2.1跨平台的分布式软件平台简介

2.1.1分布式通用平台

2.1.2分布式专用平台

2.2前置通讯系统独立的数据采集网

2.3前置通讯子系统的总体构成

第三章COMDB的设计

3.1 COMDB的表和数据结构

3.2 COMDB库表的产生和编辑

3.3 COMDB动态数据表的更新

第四章通信扫描器(Scanner)的设计

4.1扫描器主模块设计

4.1.1通道源码的双缓存机制

4.1.2生数据及下行命令传递

4.2通讯规约库的设计

4.2.1通讯规约库的调用接口

4.2.2通讯规约库类结构

4.3通讯设备库的设计

4.3.1通讯设备库的调用接口

4.3.2通讯设备库架构

4.4微机保护服务器设计

4.4.1微机保护服务器的设计

4.4.2微机保护规约库的设计

第五章通讯链路监控SLM的设计

5.1链路监控子系统的模块划分

5.2链路监控子系统的数据结构

5.3通讯路径故障检测模块(RS)

5.4路由决策模块(RP)

5.5数据传递及打包模块(DT)

第六章工作总结及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电网的规模越来越大,为提高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水平,调度正从经验型向分析型转变,并越来越依赖于调度自动化系统,这需要数量更大、实时性更强、准确性更高的实时数据,并在控制中心EMS系统之间实现各类数据交换。 前置通讯子系统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通讯中枢,向后台系统提供大量的来自于变电站或者其它调度自动化系统转发来的实时数据,前置通讯子系统运行稳定性、可靠行如何,是决定其所在的调度自动化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 本论文讨论的前置通讯子系统基于通用分布式平台和专用的数据库平台构建,在功能上将整个前置系统作为一个集群系统来管理,允许双机节点或者多机系统协作完成采集任务,遵循负荷均衡工作机制,并具有全面的状态监控和报警功能,提供对冗余链路的多种配置及管理,支持通道的优先级判定和选优。同时,为了提高软件的可复用性,本系统采用面向对象思想构建了独立于分布式平台的通讯规约库和通讯设备库,以满足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通讯需求,并可以有效减少后续调度自动化系统产品的重复开发。 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产品,前置通讯系统会在用户实用化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完善,同时会有更新的通讯需求被提出,因此,前置通讯系统软件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以利于功能的不断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