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供需网的汽车制造供应商选择评价及协同对策研究
【6h】

基于供需网的汽车制造供应商选择评价及协同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1.1.1汽车工业的发展及其供应链演变的回顾

1.1.2我国汽车工业现状分析

1.1.3问题的提出

1.2论文创新点分析

1.3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法

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1供需网理论及其协同方法研究综述

2.1.1供应链管理发展回顾及供需网理论的提出

2.1.2供需网协同理论研究

2.2供应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2.2.1国内外供应商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2.2.2目前供应商评价指标研究存在的不足

2.3供应商选择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2.3.1国内关于供应商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2.3.2国外关于供应商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第三章面向供需网的汽车制造企业协同管理模式研究

3.1汽车制造企业协同管理模型构建

3.2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汽车制造企业组织协同关系研究

3.2.1汽车制造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介绍

3.2.2核心型、贯穿型和支持型业务的确定思想

3.2.3业务核心型组织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协同作用研究

3.2.4业务贯穿型组织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协同作用研究

3.2.5业务支持型组织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协同作用研究

第四章业务核心型组织自身能力与协同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4.1供应商研发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4.1.1研发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4.1.2供应商自身研发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4.1.3供应商研发协同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4.2供应商采购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4.2.1采购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4.2.2供应商自身采购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4.2.3供应商采购协同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4.3供应商生产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4.3.1生产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4.3.2供应商自身生产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4.3.3供应商生产协同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4.4供应商销售及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4.4.1销售及服务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4.4.2供应商自身销售及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4.4.3供应商销售及服务协同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第五章业务贯穿型组织自身能力与协同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5.1供应商规划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5.1.1规划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5.1.2供应商自身规划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5.1.3供应商规划协同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5.2供应商质量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5.2.1质量体系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5.2.2供应商自身质量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5.2.3供应商质量协同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5.3供应商物流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5.3.1物流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5.3.2供应商自身物流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5.3.3供应商物流协同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5.4供应商财务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5.4.1财务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5.4.2供应商自身财务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5.4.3供应商财务协同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第六章业务支持型组织自身能力与协同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6.1供应商综合管理及企业文化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6.1.1综合管理及企业文化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6.1.2供应商自身综合管理及企业文化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6.1.3供应商综合管理和企业文化协同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6.2供应商信息化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6.2.1信息化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6.2.2供应商自身信息化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6.2.3供应商信息化协同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6.3供应商环境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6.3.1环境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6.3.2供应商自身环境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6.3.3供应商环境协同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第七章供应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整车厂与供应商协同对策研究

7.1供应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权重处理

7.1.1供应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1.2供应商选择评价指标的权重处理

7.2整车厂与供应商的协同对策研究

7.2.1业务核心型部门与整车厂采购部门及供应商的协同对策研究

7.2.2业务贯穿型部门与整车厂采购部门及供应商的协同对策研究

第八章算例仿真分析

8.1 XL公司发展现状概述

8.2 XL公司供应商选择案例分析

8.2.1 XL公司供应商选择指标体系评分确定

8.2.2 XL公司供应商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处理

8.2.3 XL公司供应商选择方案的确定

8.3 XL公司供应商综合能力评价分析

8.3.1 XL公司供应商综合能力回归分析

8.3.2 XL公司供应商评价仿真数据聚类分析

8.3.3 XL公司供应商综合能力评价数据判别分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展开▼

摘要

作为国家支柱产业,汽车工业的发达程度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之一。汽车复杂的产品结构拉动了数以万计的汽车零部件及相关材料供应商为之配套,同时由于采购成本占整车产品成本比例最高,因此往往成为整车制造企业最为关注的成本改善环节。然而,目前我国汽车行业供应商与整车厂的关系还多处于完全对立的局面,整车厂缺乏一套能够提升综合能力的选择评价体系,他们通常只是将来自于市场的汽车产品降价压力直接传导给供应商,而没有通过协同作业伴帮助供应商进行降成本的方法与对策分析,从而导致了供应商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来进行成本降低活动,这必然引发最终的整车产品质量下降和企业信用危机。 本文在对10家国内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汽车企业进行系统调研和对汽车工业发展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供需网理论及其协同方法研究综述、供应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和供应商选择评价方法研究现状进行了大量的文献回顾。论文构建了以汽车制造企业为核心的汽车供需网协同管理模型,并针对汽车制造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进行了业务核心型、业务贯穿型和业务支持型等三类组织的相互协同关系研究。同时分别针对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等业务核心型组织、规划、质量、物流和财务等业务贯穿型组织以及综合管理及企业文化、信息化和环境等业务支持型组织的自身能力与协同能力相关指标进行了确定与说明,并通过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和无量纲方法的选取处理构建了最终的供应商选择评价体系。论文还针对整车厂采购部门、整车厂其它部门和供应商三者之间涉及业务进行了协同对策的深入研究,为供应商与整车厂的协同效果以及供应商被评价指标相关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论文最终通过XL公司的算例分析对供应商选择评价体系的具体评价过程和评价体系功能进行了具体说明,首先论文通过对XL公司两类具有代表性的零部件(一标件和专用件)的10家备选供应商(一标件和专用件各5家)的指标体系相关数据输入分析,说明了供应商选择过程的具体方法;而后通过对XL公司某汽车产品平台的46家一标件供应商和166家专用件供应商的评价指标模拟仿真分析,做出了供应商自身能力与协同能力的回归分析,对供应商初步选择方案提供了再确定的决策支持素材,供应商管理委员会将参照回归分析的结果对供应商选择方案进行最终确定。此外,论文还通过聚类分析将这212家供应商进行了分两大类的定级处理,根据供应商所处级别做出相应措施,同时通过判别分析可以对新入选供应商进行定级处理,指导供应商迅速发现自身优劣势所在,以明确自身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著录项

  • 作者

    李晓梅;

  •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

  • 授予单位 天津大学;
  • 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齐二石;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426.471;F425.72;
  • 关键词

    汽车工业; 成本控制; 供需网络; 供应商管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