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能源经济的动态分析及能效水平研究
【6h】

能源经济的动态分析及能效水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1.2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1研究背景

1.2.2研究意义

1.3本文研究的问题

1.4文献综述

1.4.1能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及相关关系研究

1.4.2能源供需预测方法相关研究

1.4.3能源效率及相关政策研究

1.4.4一般结论和启示

1.5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5.1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5.2本文的创新点

1.5.3本文的技术路线

1.6本章小结

第二章能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2.1我国能源的发展概况

2.1.1我国能源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2.1.2我国能源供需状况及发展趋势

2.2能源与社会经济发展

2.2.1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2.2.2能源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2.3能源-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模型研究

2.3.1能源-经济系统的界定及构成

2.3.2我国能源-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4实证研究:我国"能源-经济"系统协调度分析

2.4.1协调度基本理论及计算方法

2.4.2我国"能源-经济"系统协调度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能源与经济的因果关系与冲击响应研究

3.1因果关系与冲击响应分析的基本原理

3.1.1 VAR模型

3.1.2序列预处理方法

3.1.3序列间因果关系及其检验方法

3.1.4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3.2我国能源与经济的因果关系及冲击响应实证研究

3.2.1样本选择与处理

3.2.2能源与经济因果关系分析

3.2.3能源与经济的冲击响应研究

3.3能源与工业经济的因果关系及冲击响应研究

3.3.1数据选取及处理

3.3.2能源与工业经济动态分析结果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能源效率水平的定量研究

4.1能源效率基本理论

4.1.1能源效率理论及国际比较

4.1.2能源效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分析

4.1.3能源效率的研究成果回顾

4.2我国能源消费水平及能源强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4.2.1我国能源消费水平分析

4.2.2我国能源强度的研究

4.2.3结果分析

4.3能源边际效率的动态分析及实证研究

4.3.1能源边际效率理论

4.3.2边际效率的动态分析方法--可变参数模型

4.3.3我国能源动态边际效率的实证研究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基于IOWA的我国能源需求预测

5.1能源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5.1.1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的影响

5.1.2产业发展政策及结构对能源需求的影响分析

5.1.3技术进步对能源的需求影响分析

5.2能源需求预测模型

5.2.1基于多元回归的能源需求预测

5.2.2基于HP滤波的ARMA模型的能源需求预测

5.2.3基于灰色系统的能源需求预测

5.2.4单项预测模型结果及误差分析

5.3基于诱导有序加权(IOWA)算子的组合预测模型

5.3.1组合预测模型概述

5.3.2诱导有序加权组合预测模型简析

5.4我国能源需求预测的实证研究

5.4.1组合预测模型的建立

5.4.2模型应用及预测结果分析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提高我国能效水平的政策及建议

6.1我国现有能源节约的政策文件总结

6.2鼓励节能的财税政策讨论

6.2.1税收调节政策

6.2.2排污权交易

6.2.3政府采购是促进能效水平提高及节能技术进步的重要工具

6.2.4支持节能的政府其它财政支出项目

6.3促进新能源发展的政策研究

6.3.1可再生能源配额制

6.3.2设立专项基金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6.3.3加强新能源产业技术研发力度

6.3.4可再生能源财政补贴的思路及建议

6.4本章小结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7.1结论

7.2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主要动力来源和重要原料来源。能源和经济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各国对能源的依赖度越来越高,能源消费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已经深刻影响到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因此,对能源经济问题的研究也开始从定性的静态分析向定量化、动态化等方面转变。针对能源经济学的最新发展趋势,本文在对能源经济理论及我国能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能源经济协调发展、动态冲击响应、我国能源效率水平及未来能源需求预测的问题。 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概况,分析了能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生态理论的我国“能源--经济”协调发展复杂系统,该模型涵盖了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的理念,并定量研究了该复杂系统的协调度。 其次,对改革开放后我国能源经济时间序列的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得到了能源经济之间存在着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的结论,为了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本文利用基于VAR模型的冲击响应研究和方差分解方法解决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两个宏观变量之间的影响强度究竟有多大的问题。 第三,在对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能源效率水平进行客观比较的同时,详细研究了我国能源消费水平、产业结构及能源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根据基于状态空间的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煤炭、石油及天然气的边际能源效率进行了探索性的定量研究,这对于推动我国能源结构改革,提高整体能源效率是有积极意义的。 第四,利用我国能源消费量的历史数据,分别采用灰色预测、多元回归方法和ARMA模型建立了我国能源消费系统的单项预测模型。然后,采用基于IOWA算子的组合预测方法建立了我国未来能源需求的组合预测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我国未来20年的能源需求进行了预测。 最后,在前面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从“节流”与“开源”两个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提高我国能效水平的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