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新城研究
【6h】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新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研究的背景与动机

1.1.1新城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进行

1.1.2 TOD新城研究的盲点

1.1.2 TOD新城实践与理论的脱节

1.2相关概念界定

1.2.1新城

1.2.2公共交通

1.2.3新城市主义

1.2.4 TOD新城

1.3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1.3.1研究的意义

1.3.2研究的方法

1.4研究内容框架

第二章TOD新城的理论基础

2.1新城相关理论及实践

2.1.1新城思想的历史回顾

2.1.2新城建设的实践回顾

2.2新城市主义相关理论与实践

2.2.1 TND传统邻里街区发展理论

2.2.2 TOD公交主导发展理论

2.2.3 TND与TOD的理论统一

2.2.4精明增长

2.3新城建设与TOD的内在统一

第三章TOD新城的动力因素与典型特征

3.1 TOD新城的动力因素

3.1.1对私人汽车主导模式(Auto-oriented)的反思

3.1.2公共交通主导模式(TOD)的理论发展和技术进步

3.2 TOD新城的典型特征

3.2.1 TOD新城理想图示

3.2.2 TOD新城的城市规划和设计策略

3.2.3 TOD新城开发模式

3.3 TOD新城的实践

3.3.1日本多摩新城

3.3.2香港地区太古城

第四章TOD新城与我国新城建设模式研究

4.1我国新城的发展历程

4.1.1建国初期的新城建设(1949-1997)

4.1.2改革开放初期的新城建设(1978-1990)

4.1.3快速城市化时期的新城建设(1990至今)

4.2我国当代新城规划的反思

4.2.1产业门类单一,配套设施不健全,使新城难以独立发展

4.2.2公共交通体系不健全,使新城发展方向出现偏差

4.2.3单纯的“功能城市”理念,造成新城向心力的下降

4.3 TOD新城的应对策略

4.3.1 TOD新城发展模式有利于大城市分散组团结构的维系

4.3.2 TOD新城的土地利用模式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3.3 TOD新城对外交通系统有利于对人口和产业的吸引

4.3.4 TOD新城的混合居住模式有利于社会和谐

4.4实例

4.4.1深圳龙岗新城中心城区规划

4.4.2天津武清城铁商务新区规划方案

第五章TOD新城模式的反思与启示

5.1 TOD新城对外交通模式的局限

5.1.1轨道交通的缺点

5.1.2选择轨道交通的问题

5.1.3选择BRT的问题

5.2 TOD新城城市设计的局限

5.2.1 TOD新城风貌特色不足

5.2.2 TOD新城设计标准难于统一

5.2.3 TOD新城量化研究较弱

5.3 TOD新城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5.3.1具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和功能定位

5.3.2制定大都市区域规划

5.3.3制定配套的法律和政策

5.3.4制定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开发模式

5.3.5确立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

5.4 TOD新城发展前景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 谢

展开▼

摘要

新城建设是国内最重要的城市扩张手段之一,而TOD新城是新城类型中的重要类型。TOD新城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新城,其设计理念借鉴了针对美国郊区化特征的新城市主义设计思想并有所创新。大城市发展TOD新城有利于大都市区域多组团结构的维系,因此TOD新城对我国的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发展都具有借鉴作用。 本着全面认识TOD新城,并从其理论和实践过程获取多层次借鉴的研究态度,本研究对于TOD新城新城的分析从三个方面着手,即理论基础,实践和反思。论文也相应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论基础,主要通过新城和新城市主义两个方面的思想和实践,提出TOD新城的理论基础是两者的综合,以深化对其理论层面的认识;第二部分--实践,主要通过对TOD新城的形态特征和设计元素的提炼,掌握其实践特征,并结合国内的实践分析了TOD新城与国内新城建设模式的结合;第三部分--反思,主要通过分析TOD新城在实践中反映出的问题以达到对TOD新城客观、完整的认识。 论文在分析TOD新城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将其放到广阔的社会经济背景和思想意识背景中,辩证地分析了TOD新城对于都市区域体系的作用和对于产业、人口的转移作用,同时结合国外和国内的案例提出了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中的设计要素和操作特点。同时,本论文亦对TOD新城的发展前景与趋势做出了简单的分析预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