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带阳离子侧臂的卟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6h】

带阳离子侧臂的卟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卟啉的简介

1.2 G-四链体的简介

1.3 G-四链体的常见研究方法

第二章 带阳离子侧臂的卟啉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2.1 选题背景和设计原理

2.2 实验部分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四(1-甲基-1哌啶乙氧基苯基)卟啉的生物活性研究

3.1 研究背景和设计原理

3.2 实验部分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本论文创新之处

4.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基因组区域内G-四链体结构的形成可能会对基因功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人类许多重要的基因组区域都已经发现富含鸟嘌呤碱基G的重复序列具有形成G-四链体结构的可能性,而明确这些区域能否形成G-四链体及形成何种结构的G-四链体是研究其生理功能的重要前提。因此开发一种G-四链体探针,用以将G-四链体结构与单链及双链DNA结构明确区别开来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卟啉环与G-四链体中G-四分体单元尺寸接近,因此卟啉及其衍生物多年来一直是G-四链体配体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四(N-甲基吡啶-4-基)卟啉(简写TMPyP4)是早期发现的G-四链体配体,它与G-四链体的相互作用也已被广泛研究。但该配体对双链DNA却几乎没有选择性。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四个甲基吡啶取代基体积偏小,不能阻止TMPyP4与双链DNA的相互作用。本论文基于上述问题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阳离子卟啉衍生物,并对将其用作G-四链体特异性识别探针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本论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具体的研究工作:
  1、设计合成了四(1-哌啶乙氧基-苯基)卟啉(简写TPipEOPP)和四(1-甲基-1哌啶乙氧基苯基)卟啉(简写TMPipEOPP)两种卟啉化合物,并通过IR、核磁、质谱等手段确证了它们的结构,研究探索了其合成和分离纯化条件。
  2、利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光学分析手段,发现TMPipEOPP在与单链、双链DNA和G-四链体DNA相互作用时,可显示明显不同的光谱性质,能有效地将G-四链体与单链及双链DNA区别开来,证明了TMPipEOPP是区别G-四链体与单链及双链DNA的高效光学探针,区分结果甚至裸眼即可判定。也就是说,TMPipEOPP具有比TMPyP4更好的特异性识别G-四链体的能力。
  3.通过Scatchard分析和Jobplot分析探索了G-四链体与TMPipEOPP之间的结合模式。发现在低的[G-四链体]/[TMPipEOPP]浓度比下,每个G-四链体分子可以结合两个TMPipEOPP分子,其中一个TMPipEOPP分子堆积在G-四链体的末端G-四分体平面上,另一个以外部结合模式作用在G-四链体的沟中。而在高的[G-四链体]/[TMPipEOPP]浓度比下,结合模式变为两个G-四链体分子结合一个TMPipEOPP分子,即一个TMPipEOPP分子堆积在两个G-四链体之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