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在大学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探索
【6h】

在大学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探索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现状

1.3研究方法

1.4研究的创新之处

1.5研究意义

第二章 在大学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条件和重要意义

2.1在大学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

2.2在大学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条件

2.3在大学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3.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

3.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主渠道作用的现状分析

3.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对策分析

第四章 以第二课堂为依托,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载体

4.1对第二课堂的界定

4.2第二课堂在大学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独特优势

4.3第二课堂在大学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探索

4.4加强对第二课堂的引导管理,与主课堂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结论:创设立体的教育接受环境,增强在大学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政府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目标出发,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教化、理想信念教育,以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塑造为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
  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任务,使大学生普遍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夯实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在高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主要渠道就是主课堂和第二课堂。
  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互动过程中,过去主要关注的是老师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本文认真分析了在大学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条件和基本现状,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主渠道作用的现状。归纳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发挥其主渠道作用的主观方面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着课程无用论、逆反心理、从众心理、刻板效应和自卑心理等不良心理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重视入学教育,抚顺逆反情绪;化阻力为动力、克服“从众化”心理;创新“大众化”教学方式,化解理论学习自卑心理等四个方面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鉴于第二课堂的独特优势,本文认为,应该不断丰富和稳固社会实践活动彰显时代特色的作用、增强理论社团引领校园文化的作用、重视学生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强化校园文化提供精神动力的作用、挖掘大众传媒弘扬主旋律的作用,从而真正做到以第二课堂为依托,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载体。
  在对第二课堂的探索中,本文突出了校园文化平台的建设,强调了网络文化的发展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发挥实效性的作用。以往的研究当中,对这两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提出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在大学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这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
  本文通过对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进行探索,力求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走进大学生的心灵,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为大学生所真正掌握,并且能够运用科学的理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