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界面应力传递及石墨烯弹性性能研究
【6h】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界面应力传递及石墨烯弹性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界面应力传递的研究现状

1.3 石墨烯弹性性能的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碳纳米管和基体在完全粘接情况下的界面应力传递

2.1 概述

2.2 考虑范德华力影响时双壁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的理论模型

2.3 同时考虑范德华力和热残余应力影响时双壁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的理论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碳纳米管和基体在脱粘情况下的界面应力传递

3.1 概述

3.2 计及范德华力及残余应力作用时双壁碳纳米管从基体中拔出的微观力学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界面应力传递的数值模拟

4.1 概述

4.2 碳纳米管和基体间的应力传递及拔出载荷的有限元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石墨烯手性相关的弹性性能研究

5.1 概述

5.2 石墨烯手性相关的各向异性的弹性性能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工作创新点

6.3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符号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和力学性能而被认为是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相,它们和复合材料基体的界面力学行为是影响复合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已经成为复合材料研究的重点。本论文针对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应力传递以及石墨烯的弹性性能开展了理论研究。
  建立了一个三维轴对称两圆柱壳模型,并在模型中考虑了碳纳米管与基体的泊松效应、双壁碳纳米管管壁间范德华力以及由于碳纳米管和基体热膨胀系数失配而引起的残余应力的影响,分别研究了双壁碳纳米管和基体在完全粘接和脱粘情况下的界面应力分布和传递机制。根据平衡关系及界面上的位移与应力连续条件,推导出了碳纳米管轴向应力的微分方程,从而得到了碳纳米管轴向应力、基体的轴向平均应力以及碳纳米管与基体界面上切应力的解析表达式,并对这些表达式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碳纳米管的细长比、体积分数、基体与碳纳米管的弹性模量比、温度变化、界面摩擦系数以及范德华力对应力分布情况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有限单元法对单壁碳纳米管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界面脱粘、应力传递及拔出载荷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一个轴对称三圆柱壳模型,引入ABAQUS中的Cohesive单元模拟碳纳米管和聚合物基体之间的界面层,分析了单壁碳纳米管的细长比、界面强度以及热残余应力等因素对单壁碳纳米管与聚合物基体间的界面切应力、碳纳米管的轴向应力以及拔出载荷的影响。
  另外,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原子间作用势和连续介质力学的理论模型来预测单层石墨烯纳米带的弹性性能。采用弹性拉伸与扭转弹簧模型分别模拟碳-碳键的伸长与键角的变化。利用能量方法得到石墨烯的应变能密度,进而导出单层石墨烯的本构方程,并得到了五个非零弹性常数的解析表达式。利用从Morse势函数与AMBER力场中得到的力常数,分别数值计算了单层石墨烯的等效杨氏模量、泊松比以及剪切弹性模量,证明石墨烯纳米带的弹性模量是各向异性且手性相关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