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王渔洋故里文化旅游品牌战略研究
【6h】

王渔洋故里文化旅游品牌战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本文的研究思路

1.3本文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化旅游品牌及其内涵

2.1文化与文化旅游

2.2文化旅游品牌

2.3文化旅游品牌战略

2.4王渔洋故里文化旅游品牌

第三章 王渔洋故里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借鉴

3.1王渔洋故里保护开发整体规划

3.2王渔洋故里保护开发现状

3.3省内可供借鉴的成功案例

第四章 王渔洋故里文化旅游品牌SWOT分析

4.1 优势(Streng)

4.2劣势(Weaknesses)

4.3机会(Opportunities)

4.4威胁(Threats)

4.5 战略选择

第五章 王渔洋故里文化旅游品牌实施策略

5.1王渔洋故里文化旅游品牌定位

5.2王渔洋故里文化旅游品牌设计

5.3王渔洋故里文化旅游品牌传播

第六章 打造王渔洋故里文化旅游品牌的对策和建议

6.1 政府保护文物 市场运作旅游

6.2 做大旅游规模 提升景区服务

6.3 加强文化研究 促进产研结合

6.4 开发创意产品 拓展品牌文化

6.5 扶持传播品牌 共享文化财富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全国各地旅游业方兴未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开发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产业异军突起,迅速成为转变地方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要突破口。
  文化是旅游的第一资源,也是塑造旅游形象的最重要资源,推动文化与旅游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融合,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是增强文化旅游产业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王渔洋故里——桓台县新城镇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镜内文化遗迹遗存众多,人文历史资源丰厚,其中尤以清初文坛领袖、康熙刑部尚书王渔洋为最。2009年,王渔洋故里保护开发项目建设正式启动,该项目改变了原来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工作中单纯地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修复的状况,将王渔洋故里文化遗产资源整体保护和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融为一体,有力地推动了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转变,目前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是,随着王渔洋故里保护开发一期工程部分景区的陆续开放和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深入,在文化遗产保护、文物景区区域化发展、文化产品开发、文化旅游形象传播等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从市场的角度出发,有效实施王渔洋故里文化旅游品牌战略管理,是王渔洋故里景区发挥地域特色文化资源优势,摆脱“古城镇”文化旅游雷同化、同质化的旋涡,在文化旅游市场脱颖而出的最佳选择。本文在综合王渔洋故里保护开发现状,以及周边古城文化旅游景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分析评价王渔洋故里文化旅游景区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提出王渔洋故里文化旅游品牌定位、形象设计和品牌传播等实施策略,并提出了初步的对策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