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药丹参活性成分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6h】

中药丹参活性成分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中药现代化概述

1.2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3药物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1.4中药活性成分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

1.5本文研究思路

第二章 丹酚酸B、迷迭香酸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多光谱法研究

2.1引言

2.2实验材料与方法

2.3结果与讨论

2.4小结

第三章 荧光光谱法研究金属离子对丹酚酸B、迷迭香酸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

3.1引言

3.2实验材料与方法

3.3结果与讨论

3.4小结

第四章 荧光光谱法研究儿茶素对丹酚酸B、迷迭香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

4.1引言

4.2实验材料与方法

4.3结果与讨论

4.4小结

第五章 荧光光谱法研究金纳米颗粒对丹酚酸B、迷迭香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

5.1引言

5.2实验材料与方法

5.3结果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6.2主要创新点

6.3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是新药研发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中药活性成分在人体血液中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一方面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药代动力学行为,另一方面对阐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酶与抑制剂的结合以及蛋白质结构特征描述等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因此,研究中药活性成分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已成为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和药物化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主要利用光谱学方法研究中药丹参的活性成分丹酚酸B、迷迭香酸与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药物结构-结合力关系以及第三种物质对中药活性成分与血清白蛋白结合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多角度研究相互作用:应用多种光谱学技术对丹酚酸B、迷迭香酸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对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机制为以静态猝灭为主的联合猝灭,且丹酚酸B与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强于迷迭香酸。药物与蛋白质自发结合形成1:1的复合物,疏水作用力是结合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力。药物在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位点位于蛋白质亚结构域IIA的疏水腔中(SiteI)。通过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发现蛋白质与药物之间很可能发生能量转移,且结合距离都小于8nm。此外,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的加入使血清白蛋白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发生改变。
  2.金属离子对结合的影响:通过荧光光谱法考察了铜离子和铁离子对丹酚酸B、迷迭香酸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金属离子的存在未改变药物对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方式,都是属于以静态猝灭为主的联合猝灭。金属离子导致蛋白质构象的改变是使药物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常数和结合机制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
  3.儿茶素对结合的影响:研究了具有不同取代基的儿茶素物质与BSA之间的结合过程,分析药物与BSA相互作用的结构与结合力关系,表明具有C环没食子酰基结构以及B环上存在邻苯二酚结构的ECG与BSA的结合力最强。儿茶素的存在并未改变药物对BSA以静态猝灭为主的联合猝灭机制。儿茶素导致蛋白质构象的改变和儿茶素与药物分子之间形成复合物是使药物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机制发生改变的原因。
  4.金纳米颗粒对结合的影响:制备和表征三种不同大小的金纳米颗粒,粒径分别为14.31nm、16.15nm和31.76nm。金纳米颗粒存在下药物对BSA的内源荧光发生了以静态猝灭为主的联合猝灭。金纳米颗粒的加入使蛋白质构象改变是其与药物结合机制改变的主要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