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代职业教育伦理研究
【6h】

现代职业教育伦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引 言

1.1 论文名称解读及其基本立意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

1.3 核心概念界定

1.4 选题相关文献综述

1.5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6 问题的提出

1.7 研究目的

1.8 研究内容

1.9 研究思路

第二章 职业教育伦理精神的历史渊源

2.1 融于自然的,朴素、平等的原初生存教育

2.2 体现“爱”的师徒教育

2.3 现代职业教育确立人的主体价值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职业教育的伦理范畴

3.1人道:关注“准职业人”个体幸福

3.2公正:个体、社会、生态的正义

3.3理性:追求工具性与价值性的完整和统一

第四章 中国职业教育面临伦理挑战与困境

4.1中国职业教育面临的伦理挑战

4.2当前中国职业教育面临的伦理困境

第五章 对我国职业教育伦理缺失的分析

5.1偏斜的人道

5.2不平等的公正

5.3不完全的理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现代职业教育伦理的回归

6.1现代职业教育伦理精神回归的价值取向

6.2现代职业教育伦理精神回归的实践应对

第七章 结束语 重塑职业教育的伦理精神:学习者主体价值的回归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职业教育伦理关注职业教育学习者的幸福,关照个体职业活动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本研究的基本目的在于,以伦理视角审视现代职业教育的伦理精神,探索现代职业教育精神生成的有效途径。培养个体自主、自为意识,具有积极职业精神,勇于承担责任的劳动者,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使命。本研究综合采用历史、文献、比较、调查等研究方法,在对职业教育伦理精神的历史与现实判断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哲学、伦理学、历史学、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理论,形成职业教育伦理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地调查,论证和证实该理论框架的合理性,提出培养学习者职业伦理精神的有效途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职业教育伦理精神渊远悠长、短暂迷失和自觉。它源于原初生存教育中的自然、朴素、平等,体现于师徒教育之爱,迷失于契合大机器生产的工厂学徒教育,自觉与对学习者主体价值的呼唤。其次,“人道”、“理性”和“公正”是现代职业教育伦理的基本范畴。人道是理性和公正的基础,以人为本是它们共同价值追求,生成职业教育学习者主体价值是现代职业教育伦理的核心。第三,科技理性和享乐主义挑战我国职业教育伦理,表现为“待价而沽”与职业理想、信仰的冲突;工具化与职业教育中“人”的模糊与支离破碎;“单子式”存在造成人的隔离;区域职业教育的不平衡发展和职业教育政策倾斜以及职业教育实践活动中人道的残缺、公正的倾斜和片面追求不完整理性等伦理问题。第四,现代职业教育伦理精神回归是生态自由意志的生成。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学习者伦理精神的过程中,生成具有主体性的“准职业人”,孕育与传承绿色工业文化。第五,现代职业教育伦理精神回归的实践策略包括:超越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教育观念,确定追求人的幸福的现代职业教育目的;遵循公正性和完整理性原则,保证职业教育政策正义性;职业教育教学承担孕育与传播绿色工业文化的任务;形成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师生“主体间性”关系;体现职业认同的职业教育课程伦理诉求;职业教育评价突破一元方式,实现情境化多元智能评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