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同载阿霉素和顺铂的脱氧胆酸-羧甲基壳聚糖双亲性聚合物胶束制备及抑制肿瘤研究
【6h】

同载阿霉素和顺铂的脱氧胆酸-羧甲基壳聚糖双亲性聚合物胶束制备及抑制肿瘤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肿瘤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1.3 联合化疗

1.4 药物缓释

1.5 论文工作的提出

第二章 脱氧胆酸-羧甲基壳聚糖的合成与自组装行为

2.1 引言

2.2 仪器和试剂

2.3 脱氧胆酸-羧甲基壳聚糖(DOCA-CMCS)的合成与表征

2.4脱氧胆酸-羧甲基壳聚糖(DOCA-CMCS)临界聚集浓度的测定

2.5脱氧胆酸-羧甲基壳聚糖(DOCA-CMCS)自组装胶束的制备与表征

2.6 结果与讨论

2.7 本章结论

第三章 脱氧胆酸-羧甲基壳聚糖自组装胶束的载药行为及肿瘤细胞抑制

3.1 引言

3.2 仪器和试剂

3.3 脱氧胆酸-羧甲基壳聚糖(DOCA-CMCS)自组装胶束的载药行为

3.4 载药脱氧胆酸-羧甲基壳聚糖自组装胶束的表征

3.5 脱氧胆酸-羧甲基壳聚糖(DOCA-CMCS)自组装胶束的药物包载及释放

3.6 载药脱氧胆酸-羧甲基壳聚糖自组装胶束的肿瘤细胞抑制作用

3.7 结果与讨论

3.8本章结论

第四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脱氧胆酸疏水改性的羧甲基壳聚糖胶束作为载体实现阿霉素和顺铂的共同投递,并研究了共投递对肿瘤细胞的抑制行为。
  本文首先以1-乙基-3-(3-二甲基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为催化剂,合成了脱氧胆酸疏水改性的羧甲基壳聚糖,并以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脱氧胆酸用量的增大,其在羧甲基壳聚糖上的结合率增大,取代度分别为1.6、2.8、4.3每100羧甲基壳聚糖糖单元。
  其次,本文以芘为荧光探针,测定了脱氧胆酸疏水改性的羧甲基壳聚糖的临界聚集浓度,证明随着脱氧胆酸取代度的提高,双亲性聚合物的临界聚集浓度从9.55×10-2mg/mL降低至6.31×10-2mg/mL。在临界聚集浓度之上,以超声法制备了脱氧胆酸-羧甲基壳聚糖自聚集胶束粒子,并以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自聚集粒子形貌,以动态光散射测定了粒子粒径与粒径分布。结果表明,脱氧胆酸取代度的提高使自聚集胶束的粒径从364nm减小至229nm,粒子均呈现球形形态。取代度的提高也改变了自聚集胶束的Zeta电位,随取代度提高Zeta电位从-28.7mV升高至-7.9mV。
  第三,本文以去溶剂法制备了包载阿霉素的脱氧胆酸-羧甲基壳聚糖胶束,进一步利用顺铂与羧基的反应制备了阿霉素、顺铂同载的载药纳米微粒。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动态光散射测试表明,顺铂的投药量对载药胶束的形貌和粒径有较大的影响,当顺铂投药量较少时,对粒径影响不大;而过量投药会使粒子聚集成为1μm左右的不均一颗粒。同载药物微粒的最优载药率分别为阿霉素4.29%和顺铂9.47%,相应的阿霉素和顺铂的包封率分别为42.90%和63.13%。阿霉素在偏酸性环境中释放得比在中性环境中快,而pH对顺铂释放的影响比Cl-对其的影响小。利用MTT法测定载药纳米粒子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发现空白药物载体的细胞增殖率为95.24%,细胞毒性极低。药物同载的纳米粒子的细胞增殖率为26.51%,单载阿霉素和顺铂的纳米粒子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31.95%和36.89%,显示同载体系对肿瘤细胞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