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稻挥发性倍半萜成分分析及(E)-β-Caryophyllene合酶cDNA克隆、功能鉴定
【6h】

水稻挥发性倍半萜成分分析及(E)-β-Caryophyllene合酶cDNA克隆、功能鉴定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文献综述:植物倍半萜的生物功能和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酶研究进展

2研究报告 水稻挥发性倍半萜成分分析及倍半萜合酶功能鉴定:2.1引言

2研究报告 水稻挥发性倍半萜成分分析及倍半萜合酶功能鉴定:2.2材料和方法

2研究报告 水稻挥发性倍半萜成分分析及倍半萜合酶功能鉴定:2.3结果

2研究报告 水稻挥发性倍半萜成分分析及倍半萜合酶功能鉴定:2.4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萜类化合物结构各异、分布广泛,构成了植物天然产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在许多植物中,萜类是组成型或者诱导型的防御化合物。挥发性萜类化合物通常通过吸引昆虫天敌参与植物的间接防御反应。本研究证明水稻幼苗经甲基茉莉酸(MeJA)处理后释放大量的挥发性倍半萜,其中(E)-β-石竹烯是最主要的成分。鉴定了两个倍半萜合酶基因OsTPS3和OsTPS73,分别编码β-石竹烯合酶和法呢醇合酶。在体外表达的OsTPS3蛋白催化产生(E)-β-石竹烯和其他几种倍半萜,包括β-榄香烯和α-律草烯,它们也是MeJA诱导产生的的挥发性倍半萜组成成分。OsTPS3基因的表达水平呈昼夜节律性变化,而且这种节律性在MeJA诱导后依然保持。 将OsTPS3基凶转入拟南芥挥进行过量表达,对转基因拟南芥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发现,转基因植物释放较多的OsTPS3催化产物如β-石竹烯。 在水稻中过量表达OsTPS3,经MeJA诱导后转基因植物比野生型释放更多的(E)-β-石竹烯。MeJA处理过的转基凶水稻比相应的野生型对照吸引更多的稻飞虱寄生蜂缨小蜂。OsTPS3作为合成水稻主要挥发性倍半萜成分的酶,它的功能鉴定为研究水稻化学生态提供了有用的工具。

著录项

  • 作者

    程爱霞;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 授予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 学科
  • 授予学位 博士后
  • 导师姓名 陈晓亚;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稻病虫害;
  • 关键词

    水稻; 倍半萜; 萜类合酶; β-石竹烯; 转基因植物;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